嚴謹治學
“做人為學如煉鋼般一絲不茍”
很難想象,一位81歲的老人,如何獨自學習計算機軟件、打字繪圖,將一生的研究編輯成書。
在教學中,崔崑也以“實干”作為招收學生的最重要標準。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高校院系調(diào)整中,武大機械系并入華中工學院。1981年,崔崑領導的華中工學院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專業(yè)成為全國高校該學科首批6個博士點之一。作為我國首批博士生導師,他共培養(yǎng)了24名博士、23名碩士。
學生不多,是因為崔崑要求嚴格。“我不想培養(yǎng)次品和廢品。我招的學生,進門時學歷有高有低,但個個都想干事、能干事。反之,那些只想混文憑的人,我不歡迎。”崔崑介紹,學生中有10多人已是博士生導師,在各自領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崔崑夫妻合影
“崔老師做人為學如煉鋼般一絲不茍”,崔崑的首批研究生張同俊如今也是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院的教授,他對老師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印象深刻。“《鋼的成分、組織與性能》書稿出來后,崔老師專門讓我們兩位弟子看看有沒有毛病,我們將熱力學方面數(shù)據(jù)重新算了一遍,幾乎挑不出一點毛病!”他說。
更讓華中科技大學的師生們感動的是,一件襯衣可以穿30年的崔崑,對家庭困難的學生卻非常大方。2013年,他和夫人朱慧楠將全部積蓄420萬元捐出,設立“勤奮勵志助學金”,每年資助45名本科生,每人8000元。
“崔老多年來用行動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師生樹立了榜樣。”崔崑的同事李德群院士如此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