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筆下的孩子
5張心愿卡換一張肖像畫
沒想到“生意”做大了
而真正讓陳克拉將畫畫當成一樁“正經(jīng)事”是在去年秋天,那時她剛接手這批一年級的新生。當時適逢學校實施“心愿卡”獎勵辦法:只要孩子努力去實現(xiàn)自己的生活和學習計劃,在各方面有進步,都能獲得心愿卡。當學生集到一定數(shù)量的心愿卡后,可去老師那兌換一個“心愿”,如得到一張明信片、與校長進行一次交流等。這時,擔任班主任的陳克拉突發(fā)奇想,在學校所列“心愿項目”之外,再加上一條:5張心愿卡可換取一張陳老師所畫的肖像畫。
當陳克拉許下這個“諾言”后,心里還是忐忑不安。孩子和家長們也心存疑慮,要知道心愿卡、獎券這類東西,在孩子們眼里可都是寶貝。“老師給我們的畫像是什么樣的???值不值5張心愿卡呢?會不會把人畫得很丑……”大家擔心。
陳老師的畫技還是一點點被孩子們認可。開學后不久,第一個孩子小石同學來兌換心愿卡了。她通過刻苦鍛煉身體,踴躍參加學校志愿服務活動,積極參與學校各級各類比賽,很快獲得了一張畫像的資格。“雖然以前畫過許多,但因為這是獎勵辦法實施后的第一張肖像畫,因此我格外認真,看了很多她的生活照,最后小心翼翼地畫了一個晚上才完成。”回憶起完成班級里第一張肖像畫的情景時,陳克拉說當時“壓力山大”。
第二個是小男生晨晨,他用看課外書等努力換來的心愿卡也換得了畫像,陳克拉也認真地畫好送給他。“這張畫完成得并不好,但我把畫像展示給大家看后,還是引起了孩子和家長們的興趣。”陳克拉說。隨后,又有了第三個和第四個兌換者,當孩子們滿心歡喜地用心愿卡換取肖像畫后,其他孩子的積極性被激發(fā)出來,陳克拉的“畫像生意”逐漸紅火,半年多下來,已經(jīng)兌換出了34張肖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