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歷經(jīng)四年之久的館舍修繕,浙江圖書館大學路館正式面向公眾重新開放。
這個有著90多年歷史的館區(qū),自建成以來便廣受社會各界關注,蔡元培先生曾親筆題字;郁達夫先生于《水明樓日記》幾度談起浙江圖書館,又在館區(qū)旁設計修建“風雨茅廬”。如今,這座歷經(jīng)風霜的圖書館重新開放,會給公眾帶來怎樣的驚喜?
時光的見證者
今年,浙江圖書館新館的開放引起關注,很少有人知道,舊館就藏在大學路里。走進櫛風沐雨的大學路,一片市井之中,幾步就有一個菜場,停步,轉彎,別有洞天。
深秋的季節(jié)驚艷了落葉,這座1928年的羅馬式古建筑仿佛時光的見證者,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一座仿西洋古典式建筑,正面立有16根巨形陶立克貼墻柱,底層為寬闊高大的臺基,入口平臺以紅黃缸磚鋪地,檐壁的正中位置為蔡元培先生所題的“浙江圖書館”五字墨寶。
走進館內(nèi),樓梯兩邊立愛奧尼克柱,紅褐色與青灰色相見的瓷磚折射著出點點陽光,建筑形式上中西合璧、博采眾長,恢弘壯麗,極具特色。
大學路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大學路102號,1929年元旦由國民政府教育部長蔣夢麟主持奠基禮,1931年3月竣工,1932年作為浙江圖書館總館正式開放。
陸續(xù)有人趕來。
“這圖書館太美了。”人群中有人感慨。
增設7000多冊醫(yī)藥、健康主題文獻
剛開門,一身紅袍馬褂的張大媽就在圖書館門口舞動著春秋大刀,健身姿勢拉滿,每天在大學路館區(qū)健身是她這么多年雷打不動的習慣,“在這兒健身環(huán)境開闊,心情舒暢,我很喜歡。”
“我們天天在盼著這個圖書館開業(yè),終于等到了。”68歲的朱大爺家住附近,8點半就到這里等著圖書館開館。他坐在沙發(fā)上,手上拿著一本《醫(yī)生的建議》正讀得津津有味,“這里窗明幾凈,冬夏都有空調(diào),我特別喜歡這兒的環(huán)境,現(xiàn)在重新修繕后沙發(fā)也有了,更舒適了。”
“我們這里重新改造后增加了自助借還圖書系統(tǒng),以及全省圖書通借通還系統(tǒng),還配備了全套充電設備,軟裝也做了修繕提升,在這里待上一整天也沒有問題。”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大學路館的修繕秉持修舊如舊的原則,目前共有館藏圖書館1.5萬冊,其中綜合門類7000多冊圖書,另外還設立健康主題文獻專區(qū),增設7000多冊醫(yī)藥、健康主題文獻,精準面向各新老小區(qū)居民提供文獻服務。
延續(xù)歷史的風味,同時閱覽設施也全面升級,浙江圖書館大學路館在硬件設施,館舍內(nèi)部書架、桌椅等閱覽設施上全面升級,還增加了沙發(fā)、茶幾等現(xiàn)代家具,現(xiàn)代化的陳設配合古典建筑美學,仿佛穿梭九十年古今歲月,徜徉歷史長河。(潮新聞記者 孫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