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訊 廈門航運交易所將爭取在今年5月掛牌。
2012年是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元年,昨日,廈門港口管理局領導執(zhí)掌市長專線電話時介紹了該中心至2020年規(guī)劃目前及建設情況,在3~4年內完成東渡港區(qū)1~4#泊位的搬遷改造;啟動“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大廈”建設,5月份開工。
廈門港將建成 智能型港口
“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應是腹地型和中轉型相結合的復合型國際航運中心,總體功能定位是集商品、資本、技術、信息于一身,是集海港、空港、陸地港與信息港為一體的智能型港口,是‘低碳環(huán)保’型、擁有全球資源優(yōu)化配置能力的新型國際航運中心。”廈門港口管理局副局長洪里專說。
到2020年,基本建成航運資源高度集聚、航運服務功能健全、航運市場環(huán)境優(yōu)良、現代物流服務高效,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完善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國際貿易、航運融資、航運交易、航運租賃、離岸金融服務等功能;基本形成以廈門港為中心,以海峽西岸港口群為支撐的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實現與高雄、臺中、基隆等臺灣地區(qū)港口的互動,實現以福建、江西、湖南等為經濟腹地,與天津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大連國際航運中心、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相互補充,基本打造成為“第四代國際航運中心”。
據洪里專介紹,當前的重點工作是將廈門港口物流的重心逐步向島外轉移,完善島外各港區(qū)配套功能和保稅港區(qū)政策,發(fā)展現代物流業(yè)。在3~4年內,完成東渡港區(qū)1~4#泊位的搬遷改造,由南至北逐步調減東渡港區(qū)的貨運功能。
廈門航運交易所 正在積極籌建中
作為東南國際航運中心重要組成部分——廈門航運交易所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籌備當中。
籌建中的廈門航運交易所具備5大功能,包括船舶買賣租賃、港口貨物交易、航運人才交流、航運交易中介服務、航運交易信息披露等,還可以開展港口航運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比如,在船舶買賣租賃方面,結合廈門已有的船舶交易服務中心的相關功能,成為專業(yè)船舶交易經紀機構。據悉,2011年,廈門船舶交易完成55艘、交易額達到2.35億元,已經開始起步,廈門航運交易所將首先著手將這些功能進行整合。而在港口貨物交易方面,廈門航運交易所擁有專業(yè)市場優(yōu)勢,可以吸引高端航運公司、物流公司落地,進而形成高端航運服務產業(yè)鏈。
廈門航運交易所目前已經完成初步選址設想,將建設在島內,并與郵輪母港及規(guī)劃中的高端航運物流商務區(qū)緊密結合,將爭取在今年5月掛牌運作。廈門將出臺相關政策,吸引兩岸航運服務和船舶進場交易;吸收一批持有大陸執(zhí)業(yè)律師資格的臺灣海商法律人才,設立海事仲裁委員會暨兩岸海事仲裁中心,開展航運法律服務。(本網記者 鄭友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