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契約,就是收取一定費用,在生前為后事做好規(guī)劃,服務包含生前上門定期慰問、臨終關懷,過世后提供靈堂布置等。目前已有181人簽下了這份契約。
清明期間,關于生死的話題備受關注,生前為過世后做好詳細規(guī)劃,可算一種體面的告別。自2016年“生前契約”在廈門市推出以來,認可人數(shù)略增,至今已有181人簽約。去年年底,還有機構專門為“三無老人”簽訂“惠民生前契約”。
廈門懷祥禮儀陳經理告訴記者,“生前契約”就是收取一定費用,在生前為后事做好規(guī)劃,服務包含生前上門定期慰問、臨終關懷,過世后提供上門服務、靈堂布置、司儀告別、出殯以及其他后期安排。
現(xiàn)象不少老人為自己和伴侶購買
“接受度逐漸提升,不但有子女買給父母,很多老人開始主動為自己和愛人購買,還有政府機構與我們開展惠民合作。”廈門懷祥禮儀陳經理介紹,截至今年3月,181位契約簽訂者中,子女為父母購買的數(shù)量約占50%,20%是老人為自己購買,為伴侶購買的約占10%。2018年11月,泉州救助管理站也與廈門懷祥禮儀簽訂合作協(xié)議,為其在廈門愛欣老年公寓的32名救助站托養(yǎng)人員提供“惠民生前契約”服務,費用有所減少。
懷祥禮儀的郭玉時告訴記者,自與泉州救助管理站簽訂“惠民生前契約”以來,已為三名托養(yǎng)人員辦理后事。由于托養(yǎng)人員多數(shù)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yǎng)人和扶養(yǎng)人,同時多數(shù)沒有身份、找不到家屬,因此后事安排中也多了一些特殊的部分。“除了個人檔案建立、上門服務等,我們還需要協(xié)助辦理相關登報、冷藏、火化、銷戶等手續(xù),以及遺體祭拜、骨灰寄存與客戶資料歸檔等。”郭玉時說。
溯因簽約人數(shù)略增原因多種多樣
“認可‘生前契約’這種形式的人數(shù)略有增長。”陳經理說,2016年只有6人簽訂契約,去年簽訂人數(shù)增長至76人,至今已有181名簽訂者,現(xiàn)在每天都有十多人前來咨詢。記者了解到,契約簽訂者中,有人為自己簽訂,有人為家人簽訂。
“一位老人看到相關報道,主動聯(lián)系我們。”陳經理說,因為獨自居住,老人拿著報紙找到子女要求幫他簽訂“生前契約”,未雨綢繆,為身后事做好準備。
也有子女為父母簽下契約,讓他們吃下定心丸。陳經理告訴記者,一位女士曾在2017年3月為重病的父親簽下“生前契約”,騰出更多時間陪伴重病在床的父親;一年后父親過世,后事在工作人員全程陪同下有條不紊地進行,今年3月,這位女士為年邁的母親也簽署了一份“生前契約”。(廈門日報 文/記者 柯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