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海峽導報報道 前兩天,小林剛剛訂婚,他不僅給了女方禮金,還打了4件套黃金首飾,再加上給對方父母的紅包,這次訂婚花了小林將近10萬元。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按照廈門的風俗,訂婚時男方都要給女方禮金,但禮金多少并沒有一個固定標準,多是按照雙方父母的協(xié)商結果定下給出,根據(jù)家庭條件的不同,禮金數(shù)額差別也比較大。
禮金差別大
金飾開銷漸成支出大頭
“其實,在禮金方面女方的要求并不高?!毙×指嬖V記者,是自己家里想要表達一些心意,加上經濟條件還不錯,才會用了將近10萬元,而且女方的回禮也不低。如果扣除女方回禮,他大概花了3萬元左右。
小林說,按照廈門風俗,訂婚時男方都要給女方禮金,早些年日子苦,女方父母會把聘金留一部分貼補家用。后來,聘金基本都會作為嫁妝費用,所以聘金通常在5000元到10000元之間,但最少也要能夠買一部摩托車或彩電、冰箱、洗衣機來做嫁妝。再到后來,訂婚禮金基本就是圖個好彩頭的寓意,標準就沒有那么具體了,一般來說禮金上不封頂,如果男方家庭不寬裕,也有包個千元左右的紅包以表心意的。
禮金標準不固定,再加上這些年黃金價格上漲,購買黃金首飾的支出占訂婚成本的比重越來越高。小林買了標準款的黃金四件套:訂婚戒指、手鐲、耳環(huán)、項鏈,一共花了他4萬元左右,而在兩年前,他表哥結婚買了相似的黃金四件套,只花了2萬元。
濃濃“古早味”
訂婚儀式花樣還挺復雜
小林和未過門的媳婦雙方都是老廈門,訂婚儀式比較“古早味”。男方到了女方家,要分賓主落座,由女方“奉茶”,即端茶招待男方家人,然后由媒人對男方家人和女方的父母做介紹。
舉辦訂婚儀式媒人也是必需的,由于小林和女朋友是自由戀愛,媒人是臨時請來的,有點類似現(xiàn)代婚禮上的司儀。戴訂婚戒指是儀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姑娘由家中的長輩婦女陪同,在祭祀祖宗的正廳,臉向外坐在凳子上,兩只腳擱在小凳子上,媒人上前說幾句吉祥話語,接著由她的如意郎君為她戴上寓意非凡的訂婚戒指。
此外,按照古法,小林訂婚后,還得準備“轎前盤”、“禮擔”,這在小林的同齡人里,是很少見的?!稗I前盤”都得用上等的精白面粉做皮,白糖、花生、肥肉、冬瓜糖等做餡,而“禮擔”則要裝有豬蹄、豬肉、面線、雞蛋、雞、酒來孝敬女方父母養(yǎng)育之恩。
在早年,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也算在訂婚支出中。如今,即使是老廈門人,也很多簡化了這些比較繁瑣的風俗,僅保留了訂婚這一儀式。(記者溫添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