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第一大姓 在福建史上舉足輕重
三王開閩逾千年 王氏子孫遍泉郡
泉州開閩三王祠是海內(nèi)外三王裔孫尋根謁祖的大宗祠
□早報記者 趙鵬云 張素萍 王柏峰 文/圖
漫步在泉州古城的小巷中,經(jīng)常會在一些人家的門匾上,看到“開閩傳芳”的字樣。這四個字的來歷可不淺——它不但告訴我們這戶人家姓“王”,而且還是“開閩三王”的后代。
“王”姓,目前中國第一大姓,在泉州位居前四(僅次于陳、林、黃),開閩的功勛及歷史上輩出的名人,讓其成為閩南乃至福建當之無愧的顯姓望族。今天,讓我們來細細聊一聊“王”姓的來源、入閩的經(jīng)過以及在福建、泉州繁衍生息的故事。
溯源
姓氏來源最為復雜 泉州王姓多出太原
自古以來,“王”姓就是中國的一大顯姓,又是各大姓中來源最為復雜的一個姓氏。據(jù)考證,“王”姓的族源中,有姬姓之王(始祖分別為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周平王太孫赤、周王子成父、周靈王太子晉、周考王弟桓公揭),子姓之王(商王子比干的后裔),媯姓之王(虞舜的后裔)之分,此外還有賜姓之王、改姓之王、冒姓之王及復姓改單之王等。
“王”姓又是郡望和堂號最多的族姓,據(jù)南宋鄧名世的《古今姓氏書辨證》所記,王姓多達三十八望。唐宋之后,隨著人口的流動遷徙,望族世家的顯揚,各地又出現(xiàn)了不少王氏族姓的郡望與堂號,如福建的“開閩王氏”、江西的“臨川王氏”和浙江的“余姚王氏”等。
在諸多的王姓郡望之中,“太原衍派”是王姓最大的一支。早在北朝以至隋唐時期,太原王氏就與清河崔氏、范陽盧氏、隴西李氏、滎陽鄭氏合稱為“天下五大望族”。這一支派因歷史悠久,播遷廣遠,聲名顯赫,其他支派的王姓后代若無法考察到本系的祖先,也往往將自己家族的譜系歸于“太原王氏”始祖王子喬的名下,因此有“天下王姓出太原”之稱。唐末五代福建“開閩三王”的后裔,元末自盧州(今合肥)南下福建的“三省名宦”——王翰的后裔等,考其根源,都追溯于山西太原,因此也可以說“泉州王姓出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