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古民居是迄今漢民族地區(qū)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之一。位于福建省連城縣西部,距縣城40公里,面積13.412平方公里。這個客家小山村擁有30余幢高堂華屋、21座古祠、6個書院、二道跨街碑坊和一條千米古街,因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而聞名。培田的建筑風格迥異于永定土樓,相較于永定土樓的封閉和堅固,培田民居則顯得開放和優(yōu)雅。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藝,濃郁的客家人文氣息,是漢族客家建筑文化的經(jīng)典之作,人稱"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國南方莊園",有"民間故宮"之美譽。
30幢明清時建的高堂華屋,20座古祠,5處書院,1條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組成一個連片成群、規(guī)模宏大、布局講究、設計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村落。這便是“客家祖地”閩西山區(qū)連城一個古老的客家山村——培田。 培田的客家古民居建筑與永定客家土樓風格迥異。如果說土樓是古堡,封閉而堅固,那么培田民居就是莊園,豪放而優(yōu)雅。培田民居是繼永定土樓、梅州圍攏屋之后發(fā)現(xiàn)的又一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建筑瑰寶。
冠若山、筆架山、武夷山南脈三道綠色屏障,自北向南,直落培田,如三龍環(huán)抱,抵擋了寒流霜害、夏秋臺風的侵襲。村外五個山頭,又似五虎踞護,護佑著培田的一方安寧。一條官道擦村而過,通往長汀、連城,培田就是古時官道上的一個驛站。一條河源溪繞村而去,既供村邊農(nóng)田灌溉之用,又保村內(nèi)生活所需。村落南邊水口處,古梅、香楓茂密掩映,似巨人把口,“保端避邪”。 培田就坐落于這塊如畫的風水寶地。走進培田,便覺處處是畫。這里有高高的灰褐色風火墻,飛檐翹角的威嚴門樓;或花鳥蟲魚或歷史故事或工筆寫意的木刻窗雕寄寓理想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石聯(lián)壁畫;深深庭院、幽幽小巷、哇哇稻田、如黛遠山、遙遠連綿……培田,不愧為人們稱道的畫里村莊,無處不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