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城市中心區(qū)域石結構和危險房屋改造方式之一的“拆危建公用項目”,既可保障危房所有人的權益,又能為公用項目騰空間。10月31日,寶蓋鎮(zhèn)又有一例“拆危建公用項目”進入房屋拆除階段。當天,在大型機械的幫助下,塘后村轄區(qū)內一座危房被順利拆除。據悉,該危房拆除后所騰出的空間將鋪設成村道。
塘后村拆除的這座危房占地面積約80多平方米,為一層高的石頭房。“房子拆除后,我們將鋪設成一段村道,方便周邊村民出行。”塘后村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這座房子雖然拆了,但所有人的權益并沒有任何損失,還將獲得一筆補助。此舉在保障危房所有人權益的基礎上,既能為公用項目騰空間,還消除了危房可能造成的安全隱患,可謂是一舉多得。
原來,這是今年6月份市政府推出的城市中心區(qū)域石結構和危險房屋改造方式之一。根據《石獅市人民政府關于城市中心區(qū)域石結構和危險房屋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城市中心區(qū)域石結構和危險房屋改造共有五種方式,“拆危建公用項目”就是其中一種。據悉,“拆危建公用項目”方式由申請人向所在鎮(zhèn)(街道)規(guī)劃建設辦公室提出申請,所在鎮(zhèn)(街道)委托測量中介對危房進行測量、制圖、拍照、造冊存檔,而后申請人自行拆除危房。值得一提的是,宅基地使用權仍歸原產權人所有,存檔的資料作為今后拆遷補償安置的依據;市政府按建筑面積給予200元/平方米的一次性補助。騰出的空地原則上由相關單位建設綠地等公用項目,符合規(guī)劃要求的情況下,允許房屋所有人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收益歸其所有。
記者從寶蓋鎮(zhèn)獲悉,當前,該鎮(zhèn)轄區(qū)多個村落正在摸底,積極為推行“拆危建公用項目”方式做好前期準備。(記者 林智杰 通訊員 張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