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小堅強樂觀 立志學醫(yī)救人
懂事的她從小就幫忙喂雞鴨
今年18歲的陳梅虹出生在永春縣岵山鎮(zhèn)塘溪村一戶普通農家,母親患病喪失勞動力,一家五口只能靠父親在外打工維持生計。貧困的家境下,陳梅虹從小就自立、懂事,高考結束后,她到村里的紡織廠打零工,經常加班到晚上10點才回家。她夢想著成為一名醫(yī)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讓家人擁有美好的未來。
姓名:陳梅虹
畢業(yè)學校:永春一中
高考成績:527分(理科)
填報志愿:福建醫(yī)科大學
懂事 從小幫母親分擔家務
近日,記者來到陳梅虹的家,這是一棟兩層的石頭房,建于上世紀80年代末。天氣炎熱,窄小的客廳只有一臺吊扇緩慢地轉動著。環(huán)顧四周,家中最值錢的就是一臺老舊電視,這是梅虹讀小學時,父親從二手市場淘來的。
梅虹的母親郭麗琴因為患病喪失勞動力,父親陳春德為一家人的生計,三年前到廈門打工,為了節(jié)省路費,他一年只回家兩三次。知道父母不容易,七八歲起,梅虹就幫著母親做家務,洗衣服、洗碗、喂雞喂鴨、照顧弟弟妹妹……
梅虹說,雖然家里窮,但父母對他們卻很疼愛,春節(jié)前,都會買新衣服。不過,父母卻舍不得為自己添置。至今,父親已經十年沒買過一件新衣,母親也才買過兩件。
節(jié)儉 每月生活費僅100多元
采訪中,郭麗琴表示,丈夫在廈門打工收入并不高,若不是親戚們時不時幫忙,日子恐怕很難過下去。
高中時,梅虹每個月的生活費只有100多元。為了節(jié)省開銷,她三餐舍不得吃一塊肉,連買支筆都要精打細算。“學校附近的文具店賣的筆芯,最便宜也要0.8元一根,村里的文具批發(fā)店,每根只賣0.3元。”梅虹說,她每次回家,都會在村里買些筆芯帶回學校,生活用品則挑超市打折時購買。讀書以來,她不曾與同學聚過一次餐,也很少花錢買零食。
未來 立志當一名好醫(yī)生
今年春節(jié)后,從小看著梅虹長大的奶奶因病去世。梅虹說,奶奶很疼她,常常買好吃的給她吃。今年,79歲的奶奶突發(fā)闌尾炎,在醫(yī)院手術后,因術后并發(fā)癥去世。奶奶的去世,加上母親常年患病,這讓梅虹萌發(fā)了當醫(yī)生的想法。她說,自己想當一名好醫(yī)生,幫家人解除病痛,也將健康帶給病人。
高考過后,梅虹到離家不遠的一家紡織廠打工,每天賺60元。“弟弟妹妹還要讀書,上大學后我也要勤工儉學,為家里減輕負擔。”她說。(記者 王麗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