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wǎng)2月20日訊 她喜歡讀書,寫得一手好作文;她熱愛音樂,小提琴過了10級;她善解人意,是離異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兩天前,16歲的少女小怡,通過海都報進入大眾視野。從此,數(shù)十萬讀者關注,為昏睡的她祈福。
截至昨日,海峽都市報官方微信訂閱號“海峽都市報大泉州”有關小怡的故事,閱讀量已突破5萬次,愛心款累計超過23萬元,超出預計治療費10余萬元。
接下來,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小怡將順利進入前期促醒治療。
2014年那次騎行摔倒后,小怡生命進入昏迷狀態(tài),這500多個日夜里,媽媽劉純莉帶著女兒輾轉泉州、福州,經(jīng)歷大小手術幾十次,變賣房產(chǎn),花費七八十萬,從鬼門關將女兒拉了回來。
小怡恢復訓練的第一課
難熬的日子里,這個單親媽媽有過痛苦、彷徨,也一直堅持和努力著,就像個堅強的斗士。這一切,在劉純莉為女兒寫下的100多篇成長日記里,可以看見。
自小怡1歲3個月起,劉純莉就開始為她寫成長日記了,一筆一畫,記錄著關于女兒的點點滴滴,她的幽默和機靈,她的喜悅和悲傷,在媽媽的筆下,都顯得那么俏皮可愛。
劉媽媽覺得小怡的眼睛里有了光
“等孩子長大了再看,她會知道媽媽是這么疼愛她。”劉純莉期待著。
女兒出事后,劉純莉依然筆耕不輟,只是每一篇日記,都寫得小心翼翼了,仿佛自己在薄紙上落下的每一筆,都是對女兒生命的判決。
不怕,那么多人為你們祈福呢!
海都推送這對患難母女的故事后,包括小怡的同學、老師、她們租住小區(qū)的厝邊及熱心的讀者,都紛紛為小怡加油,也為單親媽媽劉純莉加油打氣。
劉媽媽加油!小怡,挺?。?/p>
成長日記
這100多篇成長日記,或長或短。筆尖下,那個善良、可愛的小怡,仿佛就在我們眼前,一位母親的傷痛和堅強也歷歷在目。
外表那么重要嗎?
2008年9月
寶貝要上跳繩課了,家里的晾衣繩閑置很久,我拿晾衣繩剪了一段,在兩端扎了個結,給寶貝帶去。放學后,她跟我說,“同學們都是買的跳繩,都笑我跳繩不一樣。”
“那你怎么辦?”
“老師說這也是跳繩,”寶貝又說,“跳繩就是用來跳的,外表有那么重要嗎?”
我把不好聽的話踩死了
2011年9月30日
寶貝跟我說起最近的一件事,她上講臺做一道題,可又想不出怎么做了,一同學上去幫忙解圍,說她好笨。下課后,好多同學走過她身邊,也說她“你好笨”。
“我很郁悶啊,等他們走后我把這句話一個個放進他們書包。”
我聽了附和道,“對,放進他們書包里。”
“可它又從書包里跳了出來。”
“沒關系,我們去撿它。”
“我把它踩死了,哈哈哈……”寶貝笑了一會兒又說。
趕到醫(yī)院時渾身顫抖
2014年10月7日
3號早上十點多,本來還在做家務,接到電話趕緊趕到人民醫(yī)院,寶貝唯一的生命體征,只有急促的呼吸和不正常的心跳。媽媽哭都哭不出了,渾身發(fā)抖,恐懼。害怕之余還要想怎么處理眼前的事,你要是就這樣走了,媽媽怎么辦?
這幾天,媽媽都沒法睡,阿姨們給媽媽送來安眠藥,媽媽才能休息一會兒。天啊,快點醒吧,看看媽媽!
喝水時你能吞咽了
2016年2月4日
快過年了,金峰社區(qū)的書記很關心你哦,還有好多人都來慰問你呢,送來油米。出院后搬到這里,你燒終于退了。
今天,媽媽一勺一勺喂你水喝,你的喉嚨微微起伏,發(fā)出吞咽的聲音,要知道你出院時(去年10月)喝水還總是嗆到呢。這幾天,你原本不能動的左腿也能動了。
真棒!媽媽一點也不驚喜,因為媽媽早就知道你一定行的!
愛心動態(tài)
見到老朋友 眼淚止不住了
昨天上午,金峰社區(qū)林書記和劉純莉輪流推著輪椅,到泉州中醫(yī)聯(lián)合醫(yī)院為小怡辦理門診手續(xù)。
一整天,小怡做了針灸、運動、電療和站立訓練。比較前兩天而言,小怡的眼中有了光。
康復科醫(yī)生介紹,小怡現(xiàn)在是睜眼昏迷狀態(tài),她偶爾對親人說話表現(xiàn)出的笑、哭、睜開眼等反應,是她醒覺好轉的表現(xiàn),小怡媽媽對孩子的自我治療做得很好,很多人遇到這樣的情況可能會選擇放棄。但小怡的康復治療,仍有一定難度,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F(xiàn)在給小怡做一些功能活動,保持她關節(jié)活動,同時也做一些促醒刺激。
昨天下午4點多,小怡做完了所有的康復項目,正要離開醫(yī)院,幾個女士走來,劉純莉迎上前,擁抱著,剛還笑著與女兒耳語的劉純莉,突然哭出聲來。
這些都是她十多年的朋友了。
微信收款爆了
他們自建援助群
前晚8時,受微信當日收款5萬上限限制,劉純莉微信收款無法再進賬,很多愛心人士都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熱心網(wǎng)友“安溪烏鬼”與記者聯(lián)系,自發(fā)建立一個微信援助群,并在其朋友圈擴散該微信群的二維碼。到當晚12時,共有38名好心人以微信轉賬等方式,共給海都記者發(fā)來3258元。記者隨即全數(shù)轉賬至劉純莉銀行賬戶上。
截至記者發(fā)稿,劉純莉銀行賬戶已有134577.7元,微信昨日愛心款共53969元,微信前日愛心款50694.5元,共239241.2元。
為她祈福
經(jīng)兩天的持續(xù)報道,小怡的病情牽動著每一位或熟悉或陌生的朋友的心。泉州五中的師生、小怡的小學同學及其他愛心人士,紛紛通過“海都公益+”為小怡祈福。
期待在轉角的街
遇見你
祝福人:小學同學童秉炫
童秉炫聽媽媽說,小怡現(xiàn)在病得很嚴重,很為小怡感到難過,他捐出500元壓歲錢。希望小怡堅強,快點好起來。“很期待在街口的轉角,再次跟你說聲好久不見”。童秉炫說。
小學同學給小怡寫祝福
一定要康復,重回班級
祝福人:泉州五中小怡的老師們
班主任劉曉榕老師說,班級同學都叫怡均小兔子,因為她是個活潑開朗,能帶給人活力的女生。得知怡均在福州的手術不太順利,劉老師特意買來一根錄音筆,給怡均錄了上下課鈴聲、老師上課聲音和同學的祝福寄到福州去,希望可以喚醒怡均的意識。
五中老師們給小怡送祝福
老師們都希望她能早日康復,重返校園。
若時光倒流,我會說“小兔,別出門”
治療期間,擔心去醫(yī)院會打擾小怡,初中同班同學張樂以,把對小怡的思念寫在作文里。
小兔,你疼嗎?你疼吧!為什么不醒來,不大喊一聲“我疼”?
同班同學周涵說,如果時光倒流,她會在國慶前一天,看著小怡,認真地說:“小兔,不要出門!”
小兔,我們想你。
(海都記者 陳瑩鈺 黃謹 見習記者 黃曉蓉 王金淼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