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wǎng)10月30日訊 今天的亞藝笑臉墻,暖男Big哥打算以大伙少見的溫情脈脈,介紹一對可愛、溫馨的祖孫。
祖孫倆是惠安凈峰人,如今住在泉州市區(qū)南俊北路。Big哥啥也不說,小伙伴們光看圖,是不是已經(jīng)滿心暖暖?
阿嬤黃亞珠,今年78歲啦。戴著惠女頭巾,擺著剪刀手,笑容填滿了每一寸皺紋,Big哥看到阿嬤時,突然覺得連陽光都莫名柔和起來了。笑得含蓄又寵溺地站在阿嬤身后的,是她21歲的孫女小周。
阿嬤年紀不小,但精神頭兒可不亞于年輕人。上下樓買菜做飯、種花種草、看歌仔戲,是阿嫲的日常。但最讓Big哥折服的并不是這些日常!
阿嬤底子里其實是個潮流人士!在小周的手機里,光是和阿嬤的自拍,就有200多張,姿勢和造型,秒殺無數(shù)自詡潮流的小年輕喲。阿嫲雖然是長輩,擺起pose來,一點不輸給孫女:托臉頰裝酷、剪刀手賣萌,樣樣都會。
可是,趕潮流的阿嬤,對傳統(tǒng)的堅持,卻也一點不含糊。阿嬤從小穿著惠女服飾長大,移居泉州市區(qū)十多年了,日常也還是一身惠女服。阿嫲年輕時,干農(nóng)活、修水庫,為了撫養(yǎng)7個孩子,吃了不少苦。如今,孩子們都已出人頭地,自己也跟著享福。“我現(xiàn)在不止是阿嫲,還是太嫲了!”老人家笑得合不攏嘴,太孫已經(jīng)兩三歲了。
小周說,阿嫲性格溫和、樂觀慈祥,帶兒孫時有耐心、不偏心。“早上起來就已經(jīng)把開水倒好,飯盛好,水果也準備好了。”已經(jīng)長成大姑娘的小周,說起阿嫲對她的疼愛,滿是幸福,“每天早上背包出門,就會發(fā)現(xiàn)里面塞滿了水果。”
阿嫲看著小周長大,小周也陪著阿嫲享晚年。晚上的空閑時間,小周會帶著阿嫲去公園,給阿嫲買許多她喜歡的歌仔戲碟片。“我喜歡跟阿嫲拍照,正好她也喜歡。”小周會把阿嫲喜歡的照片洗出來,便于老人家觀看和保存。
看到海都報在征集亞藝笑臉墻,小周便想起自己和阿嫲的自拍照。“這是我阿嫲最喜歡的照片。”小周說,照片是今年夏天,在家里的陽臺拍的。她希望阿嫲的圖可以入選,讓老人家開心開心。
照片用途
您發(fā)送的笑容照片可能出現(xiàn)在:
1.報紙版面:關于亞藝節(jié)宣傳的新聞、配圖或公益廣告里;
2.戶外廣告:海峽都市報社用于公益宣傳的各種戶外廣告形式;
3.宣傳產(chǎn)品:“海峽都市報大泉州”各種周邊產(chǎn)品,如明信片、橫幅、小彩旗、貼紙等;
4.其他:本報用于宣傳亞藝節(jié)的各種活動場合。
注意事項
1.如發(fā)送親人朋友的照片,請先征得對方同意;
2.不得發(fā)送網(wǎng)絡上找來的他人照片。
參與方式
1.掃描版面下方二維碼,關注本報官方微信“海峽都市報大泉州”;
2.把您挑選的最燦爛的笑容照片發(fā)送給公眾號,每人一張即可;
3.如果愿意,可留下手機號,Big哥會從中抽取幸運粉絲贈送禮物。
(海都記者 陳曉婷 黃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