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4日電(孔慶玲)7月14日恰逢法國國慶,也是尼斯恐襲事件一周年。這一年來,恐襲陰霾持續(xù)籠罩歐洲,從柏林到布魯塞爾,從倫敦再到巴黎,德英法等國先后發(fā)生至少16起大大小小的恐襲事件,造成數百人傷亡。
恐襲頻發(fā),歐洲安全形勢堪憂,反恐之路在何方?隨著恐襲日益“常態(tài)化”,強力反恐措施是否也要“常態(tài)化”?“獨狼式”襲擊防不勝防,歐洲各國反恐合作如何更上一層樓?反恐治標還要治本,解決移民融入問題,減少恐怖主義滋生土壤,任重而道遠。
【一年來,16起恐襲,陰霾從未散去!】
“我們已進入、并感受到一個‘超恐怖主義’持續(xù)存在的新時代。”——法國總理瓦爾斯
去年今日,法國海濱城市尼斯發(fā)生卡車沖撞人群的恐襲事件,釀成84人死亡,202人受傷的慘劇。此后一年里,恐怖分子采取爆炸、槍擊、駕車沖撞行人等方式,在歐洲多國制造了至少16起大大小小的恐怖襲擊,其中英法德三國共12起??梢哉f,恐襲陰霾在歐洲從未散去。
一年來歐洲恐襲事件整理如下:
2016年7月22日傍晚,德國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市一家購物中心發(fā)生槍擊案,一名擁有德國和伊朗雙重國籍的18歲男子槍殺9人、打傷30余人后,飲彈自殺。
2016年7月24日夜,德國巴伐利亞州安斯巴赫市發(fā)生一起爆炸事件,造成爆炸制造者本人死亡,另有12人受傷,其中3人傷勢嚴重。
2016年7月26日中午,在德國柏林市西南施泰格利茨區(qū)一所醫(yī)院發(fā)生槍擊案,造成包括兇手在內的2人死亡。
2016年8月15日凌晨,德國西部城市科隆發(fā)生一起持械傷人事件,造成1人受傷。
2016年12月19日晚,一輛貨車沖進德國柏林西部城區(qū)繁華地帶一個圣誕市場的人行道,造成1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次日,德國政府認定這起事件為恐怖襲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對這起事件負責。
2016年12月19日,一名槍手潛入瑞士最大城市蘇黎世市中心一座清真寺內,并隨機向正在進行祈禱的人群開槍,造成至少3人受傷。
2017年3月22日,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fā)生駕車沖撞行人及持刀傷人的恐怖襲擊事件,造成5人死亡,40多人受傷,死者中包括襲擊者本人。
2017年4月3日,俄羅斯圣彼得堡地鐵發(fā)生爆炸事件,造成包括襲擊者在內的十余人死亡,近50人受傷。與“基地”組織疑似有關聯(lián)的團體宣稱對此次事件負責。
2017年4月7日,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市中心發(fā)生貨車撞向人群的恐怖襲擊,造成至少4人死亡,15人受傷。
2017年4月20日,法國巴黎最為繁華的香榭麗舍大道遭襲擊,導致警察一死兩傷,襲擊者被擊斃,“伊斯蘭國”宣布對此次襲擊負責。
2017年5月22日,美國女歌手亞麗安娜•格蘭迪在英國曼徹斯特體育館舉辦演唱會時,一名恐怖分子發(fā)動自殺式爆炸襲擊,造成至少2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