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名校斯坦福大學校園性侵案的輕判結(jié)果在美國掀起軒然大波,點燃了美國民眾的憤怒情緒,大規(guī)??棺h正在醞釀中。6月12日,已經(jīng)有超過百萬民眾在白宮網(wǎng)站請愿,要求罷免輕判此案的法官阿倫·佩爾斯基。斯坦福大學學生組織11日宣稱,將在該校畢業(yè)典禮上就此案進行抗議。
20歲的白人學生布羅克·特納曾三度入選全美高中游泳健將,并加入斯坦福大學校隊,本來擁有美好的未來,然而去年1月在參加派對時強暴一名醉酒后失去知覺的女性,被兩名路過的大學生發(fā)現(xiàn)并制服后送交警方。該性侵案受害者是23歲的外校女子。她的姓名仍未公開。但她給法官的陳情報告描述了這一不堪回首的經(jīng)歷給她造成重大傷害,撥動了許多人的心弦。
然而,上周,加利福尼亞圣克拉拉縣高級法院法官佩爾斯基判處特納監(jiān)禁6個月,緩期3年執(zhí)行;如果獄中表現(xiàn)良好,還可以減刑至3個月。如此輕判引起軒然大波。法官佩爾斯基的解釋是,量刑偏重會“嚴重影響”特納的人生。人們因此懷疑,有著“游泳健將”光環(huán)的特納被判刑時獲得了“特殊待遇”。
加州圣克拉拉地方檢察官杰夫·羅森在一項聲明中表示,判決“與罪行不相稱”,“校園內(nèi)的強奸與校園外沒有區(qū)別,強奸就是強奸。”他還表示,特納是“恃強凌弱的侵犯者”,拒絕承擔責任或表示悔過。
特納父親對特納的辯解也是引發(fā)公眾憤怒的導火索之一。據(jù)美國媒體報道,特納父親看到公眾對此案的質(zhì)疑后宣稱,特納已經(jīng)“為其20分鐘的不良行為付出了足夠的代價”。特納父親還辯稱,兒子計劃利用緩刑期教育大學學生“飲酒和亂交的危險”,“以完全正面的方式回饋社會”。特納父親的話被美國CNN等多家主流媒體用作標題,使得公眾不滿情緒進一步加大。
CNN爆料稱,特納在性侵一案對法庭說謊。事實上,在特納實施性侵當晚,特納還曾試圖對受害者的姐姐進行襲擊,遭訓斥。此外,法庭檢查特納的手機,手機信息顯示,特納在高中和大學就讀期間多次吸食大麻,并在校園飲酒。
斯坦福大學法學院教授米歇爾·道貝爾則發(fā)起運動,要求罷免法官佩爾斯基,并稱這樣的輕判“嚴重威脅到大學校園里女性的安全”。她表示,佩爾斯基準予特納緩刑,把他的年齡、學業(yè)成績和飲酒納入考慮范圍——這是濫用法律。
“美國民眾對判決結(jié)果的憤怒愈演愈烈,實際上就是對美國司法制度的強烈不滿,”澳大利亞《悉尼先驅(qū)晨報》12日稱。請愿簽名活動的組織者表示,雖然他們的舉動象征意義更大,但因為此判決導致的憤怒“史無前例”。16名加州議員聯(lián)名致信州司法委員會,要求評估主審法官佩爾斯基的品行,并要求重新評估對特納的判決。
此案還驚動了美國副總統(tǒng)拜登。他發(fā)表了致23歲女受害者的公開信,信中表示整個國家都對輕判性侵案“不滿意”。拜登說,“我很敬佩你的勇氣,大聲說出強奸者的名字,揭露他的罪惡,并強烈表示你的尊嚴也應該得到尊重。我心里充滿憤怒。”
美國ESPN網(wǎng)站報道說,對特納輕判已經(jīng)“讓這個國家憤怒”,此前為特納辯護的一名中學咨詢顧問和他的兒時玩伴為寫信支持輕判特納而道歉。這位名叫拉斯瑪森的特納好友此前指責“校園酗酒文化是罪魁禍首”。
此案也引發(fā)輿論對美國校園強奸案的關注。2014年,斯坦福大學報告了26起強奸案件。此外,哈佛大學等著名學府也赫然列在強奸案件發(fā)生最多的學校之中。斯坦福大學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43%的女大學生曾遭遇性騷擾或強奸;超過2/3女大學生表示作案者瞄準醉酒女生下手;但在受害者中,僅有2.7%會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