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古秋很樂觀
海都閩南網(wǎng)訊 走進(jìn)南安洪瀨洪北街,狹小的小街上,最熱鬧的是一個賣豬肉的鋪子。鋪前,女?dāng)傊鞔髑镉⒖吹浇址蛔呱锨?,總是笑著話仙?/P>
戴秋英身高不到1.6米,重220多斤,還曾經(jīng)在殺豬比賽拿過縣第一名,是“殺豬狀元”。
如今雖然已經(jīng)66歲,她依然寶刀不老:手起刀落,一刀下去,想切幾斤是幾斤,偏差不過半兩。
入行 18歲就做了屠夫
戴秋英的大名,在洪瀨頗為響亮。
因為身材較胖,在當(dāng)?shù)乇唤凶觥按蠊徘铩保ㄩ}南話“大古”即強(qiáng)壯的意思)。叫的人多了,這就成了她的名號。走過的街坊們,都喜歡這樣跟她打招呼。她每次都爽快地跟大伙回個招呼。她也覺得奇怪,32歲生小兒子后,身材就一直這樣,再也減不了肥。
“殺豬賣肉48年了,再過兩年就50年了?!闭f起殺豬賣肉,戴秋英算是個專業(yè)戶,她比出兩根手指神氣地說.她18歲進(jìn)洪瀨食品公司,跟著老師傅學(xué)殺豬,到今年已有48年了。51歲退休后,還堅持干這個行當(dāng),直到僅幾年才歇刀,只是販點豬肉賣。
至今,她還記得,她學(xué)得很快,入行那會,跟老師傅學(xué)了幾天,她就能獨立殺豬營生。每天凌晨四點起床,她跟同事兩人一起,一個多小時就能殺3頭豬。隨后,就要挑到街上賣,“起初在洪西街賣,后來就改到現(xiàn)在的洪北街賣,一賣好幾十年”。
技藝 曾是縣殺豬狀元
戴秋英說,以前每年最忙碌時,都在春節(jié)前后,一天甚至要宰10幾頭豬。
她回憶,那時洪瀨市場非常繁榮,春節(jié)一到,周邊的梅山、羅東、九都、康美等好幾個鄉(xiāng)鎮(zhèn)的人都會來洪瀨準(zhǔn)備年貨。這時,她每天凌晨0點就起床忙到早晨,宰的豬也不夠賣,“買豬肉都要排長隊,還經(jīng)常買不到肉?!?/P>
一個職業(yè)的社會地位也是不斷演變的,而殺豬顯然是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一大技術(shù)?!澳菚r殺豬匠的地位很高,有句話叫‘一司機(jī),二宰豬’?!?0多歲的街坊老黃笑著比出大拇指,早幾十年生活成問題,殺豬匠就不愁這個了。
早幾十年,戴秋英年輕時,曾在南安舉行的殺豬比賽拿了第一名,是個遠(yuǎn)近皆知的“殺豬狀元”。
街坊們記得,年輕時大古秋身強(qiáng)力壯,自己一個人就能摁住一頭豬,一手摁豬頭,一手持刀宰豬,刮毛、剖肚……只要不到20分鐘就能完成。
殺一輩子豬,戴秋英的切功也準(zhǔn)得驚人。刀一起一落,切的重量相當(dāng)準(zhǔn)確,顧客要幾斤幾量,她一刀切下去,偏差都不過半兩。街坊們喜歡找她買肉,就因為她切的肉都是整塊整塊的,不夾帶零碎的肉,“有時她還多切一點給顧客”。
樂觀 圖跟大家聊聊天
殺豬快50年了,跟她一同入行的大都不干這個了,如今,只剩她一人還在賣豬肉。
戴秋英賣肉公正,刀法好,這讓她的人緣很好?!澳昙o(jì)大了,每天出來賣肉,不是為了錢。”雖然臉龐皺紋刻得深,但大古秋看得很開。每天出來賣豬肉,圖的是能多跟街坊們見見面,在一塊聊聊天。每天街坊們不管有沒有買肉,都喜歡停下來跟她話仙,他們覺得大古秋是街坊的開心果,她從不介意人家拿她開玩笑。樓上的林先生甚至說,大古秋每天都在街頭,誰要是跟她聊幾句子,人也開心了許多。
不過,戴秋英自覺大半輩子都不是那么順利。她的小兒子,從小頭腦有一點問題,這讓一家人煩惱,如今都已經(jīng)30多歲了,還頭腦癡呆的,需要老兩口照顧“現(xiàn)在只能隨緣了。”戴秋英說,人的命運(yùn)就是這樣,改變不了,就只能適應(yīng),樂觀地生活。好在,她70多歲的老伴,很體貼她。由于人胖,她沒法蹲下磨殺豬刀,每次都是老伴磨個大半個小時。而戴秋英出去賣肉,老板則負(fù)責(zé)中午跑去送飯。(本網(wǎng)記者林繼學(xué) 謝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