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時報》報道,載滿近千噸賑災物資的臺灣海軍“中和號”戰(zhàn)車登陸艦,25日中午將在拉法葉巡防艦“康定號”護航下,自左營軍港出發(fā)啟航前往菲律賓宿霧。這也是臺灣海軍自1994年敦睦艦隊訪問菲律賓馬尼拉后,近20年來,臺灣海軍艦首次訪菲。
5月初爆發(fā)臺灣漁船遭菲律賓公務船射擊事件,臺灣海軍派出戰(zhàn)力最強的紀德艦,在拉法葉艦與成功級艦護航下,前往巴士海峽、北緯20度(護漁南界)以南海域護漁,與菲律賓的關(guān)系一度劍拔弩張;現(xiàn)則配合人道救援政策,派艦赴菲馳援,與菲關(guān)系大不同。
據(jù)透露,臺灣安全部門高層相當重視這次軍艦運送任務,軍方亦將全力以赴。一位軍方將領(lǐng)特別強調(diào),漁船事件與這次人道救援賑災是兩回事,“一碼歸一碼”,臺軍護漁任務還是持續(xù)。
不過,臺灣外事官員十分低調(diào),僅說這是一貫的人道援助,絕不是利用菲國風災,推動軍事合作。
臺灣海軍將領(lǐng)表示,中和號登陸艦赴菲運送物資,全程約900里,約需4天抵達,預計28日深夜或29日凌晨抵達宿霧;由于救災貨物比預期多,且需視宿霧港的港勤作業(yè)安排,預計需要3、4天時間卸下物資,隨即再航行4天返回左營。因此,估計全程在2周內(nèi)完成。
海軍將領(lǐng)表示,這次前往宿霧的900里航程距離,與前去太平島的1000里差不多,中和號1天約走200多里,先經(jīng)巴士海峽,由南海進入?yún)嗡螎u,再走西布揚海抵達目的地。
特殊的是,編號1202的康定號,在抵達菲國港口后,不會靠港,而是在外海停泊,只有中和號會進港卸貨。不過,拉法葉艦這次護航“中和號”,不僅突破北緯20度的護漁南界,還航抵菲國南部宿霧,引發(fā)諸多政治聯(lián)想。
臺灣軍方官員解釋,半年前康定號即曾伴隨紀德艦,前往巴士海峽南端護航,對菲國海域熟悉;再者,拉法葉艦比臺灣自己制造的成功級艦省油,也是考慮因素之一。
海軍官員也說,海軍與菲律賓早年互動頻繁,1974年前,海軍敦睦艦隊出訪,幾乎都會停到菲律賓,后中斷。直到1993與1994年,始再度訪菲,之后臺軍艦迄今已20年未再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