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
大陸自由作家胡勇26日在臺灣《旺報》撰文,原題《哪一個是真實的李登輝?》,全文摘編如下:
習吳會、陳林會、兩岸服貿協(xié)議、未來互設辦事處……正當新時期兩岸關系欣欣向榮之時,人稱“臺獨之父”的李登輝卻迫不及待地潑了一盆冷水。針對馬英九強調兩岸不是“國與國”關系,李登輝堅持兩岸若要進一步發(fā)展、互設辦事處,一定是要“國與國”關系,“否則就會變中國與香港的關系”。
李登輝的這番自白讓我不由想起一段往事。幾年前,我在臺北參加過前《中國時報》總編輯黃肇松先生的一場演講會。黃先生深情地回憶了1990年9月他率團出訪大陸并采訪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情形,并向聽眾贈送了刊登訪談稿的當日《中國時報》頭版的復印件。不過我感興的是頭版的另一則重磅新聞:李登輝接受《亞洲華爾街日報》采訪,“不可否認,中國有兩個政治實體,但中國終將統(tǒng)一,只是我無法預知什么時候”。針對兩岸輿論對其“臺獨情結”的質疑,李登輝強調臺灣“不能成為一獨立政府,那是不可能的”。
且不說李登輝1988年上臺之初就發(fā)表過主張“一個中國”和“三民主義統(tǒng)一中國”的講話,就拿他1990年接受外媒訪談的言論來看,現(xiàn)在的臺灣領導人就難以企及。馬英九前不久雖表態(tài)不會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臺”和“臺灣獨立”,但仍然不敢大張旗鼓地宣示“一個中國”,更不敢說出“中國終將統(tǒng)一”的話。從“兩個政治實體”到“兩國論”,從“終將統(tǒng)一”到“臺獨之父”,李登輝的驚人變化讓大陸讀者恍如隔世?!暗降渍l才是真實的李登輝?”
雖然李登輝早就被大陸官方定性為“民族敗類”,一些對李恨得咬牙切齒的大陸網友甚至時不時炮制李登輝病逝的假新聞,但我以為不能根據他后來的“臺獨”作為就推斷他當年的“一中”情結和“統(tǒng)一”言論都是謊言。后者更象是特定情勢下的職務行為,反映了當時臺灣官方的主流意見。據說蔣經國當年挑選李登輝作為接班人,其中一個考慮就是作為臺灣本省人的李登輝有鮮明的反“臺獨”立場。
當然,李登輝有發(fā)表和堅持“兩國論”的言論自由,“臺獨”也并非沒有市場。但正如今年5月6日《旺報》短評《臺獨有市場但變小了》一文指出的,在兩岸社會與經濟快速集成大趨勢及經濟自由化政策下,只要大陸繼續(xù)進步,“臺獨”的市場只會愈來愈小。大陸領導人最近表示,只要有改善和發(fā)展兩岸關系的意愿,也歡迎曾經支持過從事過“臺獨”的人士來大陸訪問。如果“兩國論”確系李登輝的心聲,那么他在有生之年恐怕是不會來大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