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2月11日電 題:阿里山、日月潭游記:風(fēng)景如畫 商家盼客增
中新社記者 陳林 陳小愿
近日,記者乘車前往阿里山、日月潭,感受傳說中的美。
幾經(jīng)轉(zhuǎn)乘,趕上了從嘉義到阿里山的末班客車。沿山而上,云霧隨行。從窗外望去,遠處群山被云霧輕擁環(huán)繞,層巒起伏、綿柔朦朧。道路一側(cè)的森林中,樹木郁蒼茂密,一棵棵大樹直入云間,如夢幻仙境。
顛簸客車上,同樣的膚色,卻說著各異的方言。有人定格美景體驗“小確幸”,也有人鼾聲正興。游客眼中的云海奇觀,在當?shù)厝搜壑?,已是?xí)以為常。
阿里山、日月潭,作為大陸游客眼中臺灣的“雙子”景點,早已超越景區(qū),成為一種情結(jié)。不論是兩岸廣為流傳的《高山青》,還是童年記憶課本上美麗的日月潭……如只能擇一游之,必會糾結(jié)。
到達阿里山時,已臨近傍晚。問詢旅館,數(shù)家表示尚有客房,還有店員熱心幫助聯(lián)系價格便宜的民宿。第二日凌晨4點30分許,摸黑走出旅館時,路上已熱鬧起來。行至阿里山車站,前面有多人排隊購票,看著屏幕顯示的票數(shù)余額,晚來游客不再著急。
作為當今世界三大登山鐵路之一,阿里山鐵路是日據(jù)期間為掠奪森林資源、運送木材而建,至今已有百年歷史,現(xiàn)主要作觀光客運。自2008年臺灣當局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游以來,小火車曾在旅游旺季出現(xiàn)過滿載陸客的情景,也在2011年發(fā)生過慘痛一幕。
穿越森林,小火車在夜幕中緩緩而行。到達臺灣鐵路最高點祝山車站時,黑夜開始退去,遠處的天、山交界處,剛剛泛白。過一會兒再慢慢漸白,隨后有朝霞緩緩從山后升起,映紅天空一側(cè),如火燒一般,把玉山山脈和天空撕出大口,最終割裂開來。
鐵路、森林、云海、日出及晚霞,并稱阿里山五奇。能否看到日出,也需運氣。時刻臨近,剛剛還在大聲講解、推測日出角度的兩位先生,也先后停了下來,和手持相機、手機的游客一起,靜靜眺望遠方的山頂。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直到天空已完全放白,日出卻仍未現(xiàn)身。有人嘆息,有人一笑了之,還有人匆匆趕小火車準備離去……
順山路而下,在郁蔥樹林中呼吸清新空氣,看火車蜿蜒前行,靜聽各種鳥鳴,又是一番風(fēng)景。
山下,大陸導(dǎo)游周建紅正領(lǐng)游客準備上山。從2009年起,她所在的旅行社開始有專職的臺灣領(lǐng)隊。她說,來過臺灣的游客大多認為這里非常美,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到此的陸客減少明顯,盡管現(xiàn)在價格比去年有所降低,咨詢、出行的人卻不多。
她認為,民進黨當局執(zhí)政以來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導(dǎo)致往來趨冷,此外去年的火燒游覽車事件,也有負面影響。
在景區(qū)一家店鋪,老板簡森旺正和朋友喝茶,他身后掛著海峽兩岸茶王擂臺賽獲獎綬帶及近年到大陸參展的各種證件。祖輩從湖南到福建,又到臺灣,他說,至今已有十幾代。
約30年前到這里開店的簡森旺說,隨著陸客減少,山上游覽車也減少了,自己生意也受影響。他希望陸客能多起來,“兩岸同根同祖,要和平相處?!?/p>
景區(qū)一位游覽車售票人員也表示,陸客確有減少。
為方便游客,數(shù)年前日月潭和阿里山兩地間的客運就已開通,也將沿途間的美景串在一起。下午到日月潭景區(qū),有旅館已住滿,也有門前掛出“尚有客房”。
四面環(huán)山的日月潭,是臺灣最大的淡水湖泊,如同精美玉石鑲嵌山中。此時的蔣公涼亭,已成普通一景,多增幾分懷古之情。清晨,有散步的三兩好友,正到此賞景閑聊。
從這里眺望,層巒疊翠的山峰被煙霧繚繞的云霧所環(huán)抱,隱約把水天相連。遠處小島,如游走湖面的小船,似煙波籠罩,忽隱忽現(xiàn)。不遠處,還未上班的游船正抓緊最后時間,靜靜休息。
此間的日月潭,如同一幅巨大的山水畫,微微湖面上,不時飛過的鳥兒和岸邊躍起的魚兒點綴其中。山水和鳴,靜謐美好。
天空漸亮,街道上的自行車租賃點也開門納客。環(huán)繞日月潭的單車步道,曾被美國一網(wǎng)站評為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一店主說,臺灣游客騎自行車的多些,陸客減少對生意有影響,但不是很大,這里的餐飲、住宿則會差很多。
數(shù)據(jù)顯示,2016年大陸居民赴臺灣361萬人次,減少近80萬人次。大陸居民赴臺旅游同比減少14.4%,為8年來首降。(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