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廣州日報28日報道,上周末,多名廣東肇慶街坊報料,他們的微信朋友圈流傳一條肇慶中學生暴打母親的小視頻。視頻傳出后,網(wǎng)民們都紛紛譴責這位年輕人冷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視頻的背后又有一些怎樣的故事?
被打母親身患殘疾,口齒不清
在網(wǎng)絡熱傳的視頻中,一名穿著校服的男生咆哮著在對一名中年女性拳打腳踢,甚至用自行車往她身上推壓,被打女性卻沒有還手,只是發(fā)出哭聲。
27日早上,記者來到了視頻拍攝地,看到了視頻中被打的這名女性。而她正是男生的母親。記者看到由于她身體有殘疾,走路要依靠拐杖,口齒不太清晰,只能進行簡單的交流。記者采訪的時候,正好遇上一些愛心團體,為她送上食物。
兒子動手原因:母親令其丟臉
記者從街道社區(qū)及年輕人所在學校了解到,男生今年14歲,正在讀書,家庭屬于低保戶,父親在2008年因意外死亡,母親患有語言殘疾及智障,以往都是男生的姨媽照顧他們兩人,社區(qū)、學校也一直在各方面照顧關懷他們。
但2015年起,男孩的媽媽開始患有精神分裂,媽媽擔心男孩未長大,于是隨時隨地跟著他,而男孩心智未成熟,錯誤地覺得媽媽跟著他的行為讓他很丟面子,于是開始打罵媽媽。
來訪的愛心團隊成員表示,阿姨平時十分愛護兒子,去哪里都帶著他,這次兒子動手的原因,是因為他問阿姨拿幾塊錢零花,但拿不到。阿姨說,到現(xiàn)在也理解不了她兒子為什么這么叛逆,但不會怪他打自己,以后要跟兒子多些溝通。
男生被“人肉”搜索,不敢離開學校
據(jù)了解,男生打母親的視頻在網(wǎng)上傳開后,他不僅受到了網(wǎng)友的指責,甚至還有網(wǎng)友對其人肉搜索,曝光了他的相關信息。據(jù)男生所在學校負責人透露,上周六晚上十一點多,已經(jīng)有人找到他們家,說要教訓這名男生。
男生所在學校負責人表示,目前,男生正在學校接受老師的心理輔導。此前校方曾報警過兩次,也求助過社區(qū),學校跟該男生接觸教育后發(fā)現(xiàn)問題嚴重,采取了思想教育和心理輔導的方式進行教導,但現(xiàn)在看起來效果還不是很明顯。
目前學校和教育局正對外尋求幫助,并呼吁社會各界集各方力量一起來幫助這一家子走出困境,讓這位學生能夠健康地成長。
青春期成長需要體諒和空間
目前,打人男生已經(jīng)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記者也咨詢了心理治療師,他表示,社會各界不僅可以向他們伸以援手,還要留一些空間給這名男生和他的家庭。
高級心理治療師謝志強表示,從深層次的原因來說,男生情緒的爆發(fā)是由于他性格的缺陷,以及內(nèi)心藏有過大壓力,視頻中的行為是一種不適當?shù)尼尫拧?/p>
謝醫(yī)生指出,真正能幫助他的方式應該是有利于促進他成長的,而不是用恐嚇的方式,或者是嚴重的懲罰,這樣會更加讓他覺得社會是冷淡的,自己是被人拋棄的。我們應該換一個角度,通過正面的教育引導他,讓他認識自己的處境,留他一些空間。他和家人中間有一個中間人,在類似社會機構、政府機構等的專業(yè)幫助下,讓他和母親有一個更好的溝通,促進他們間的互相理解,這樣更有利于事情的解決。
孩子打人是不對的,從心理學的角度說,當孩子試圖用打人的方式解決問題或者發(fā)泄內(nèi)心的焦慮、憤怒時,父母必須盡快制止其暴力行為,不要向使用武力的孩子屈服,否則,孩子使用武力的情況會變本加厲。通過采訪,我們也知道了這個家庭的不幸遭遇,希望學校要好好教育這個孩子,政府和社會對類似的家庭也應多點給予關懷、幫助,希望他們母子倆和好如初,生活重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