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一架澳大利亞捷星航空公司飛往北京的飛機,因為天氣原因備降上海。有澳大利亞媒體報道稱,機組人員用中文向乘客解釋后,卻發(fā)生了乘客將機組人員“扣作人質”的事件。
上海警方昨晚表示,當天并未發(fā)生所謂的挾持機組人員的狀況,現(xiàn)場也并未發(fā)生肢體沖突。通過航空公司和外航協(xié)會的溝通,當天中午,有關方面組織旅客乘坐京滬高鐵抵京。
旅客擔心航空公司“甩客”
據澳大利亞英文媒體報道,澳大利亞時間10月26日,捷星航空一架空中客車A330-200客機,由墨爾本飛抵新加坡后,繼續(xù)執(zhí)行飛往北京的JQ7航班,機上大多是澳大利亞和中國旅客。據了解,捷星航空是一家低價航空公司,總部設在澳大利亞墨爾本。
JQ7航班計劃于北京時間10月26日凌晨1點降落北京首都機場。但由于首都機場遭遇大霧,機場能見度較低,因此,航班決定備降上海浦東機場。
備降浦東機場后,乘務長以流利的普通話通知旅客,捷星將為旅客安排一晚住宿,并將在首都機場重新開放后繼續(xù)飛行。
不過,在澳大利亞媒體報道中提及,由于機組人員需要換班,一些旅客擔心自己會被航空公司“拋棄”,而需要自行想辦法前往北京。
在機場的到達區(qū),旅客將機組人員團團圍住,不讓機組人員離開。機組人員只得向警方和澳駐滬領館求助。在經過緊張談判后,該航班的澳大利亞籍機長設法使一些機組人員得以離開,而自己留下來安撫旅客,為旅客改簽火車或者其他航班。換乘高鐵抵達北京
另據澳大利亞華人媒體報道,一名美國乘客介紹,矛盾是在機組安排旅客下飛機后才迅速升級的。在旅客向候機大樓走去時,捷星航空的工作人員將旅客分成3個小組:需要立即前往北京的、可以等待飛行員和機組人員休息完畢重新執(zhí)飛的、想要返回新加坡的。此時,旅客們的怒火強烈地爆發(fā)了。據報道,這起事件持續(xù)了6個多小時。
然而,一名微博名為“女花式調酒師Fiona”的乘客昨日卻在微博中稱,雙方協(xié)商時間超過了10個小時。有一些乘客在北京有急事,如果不自己爭取權利的話,就會耽誤很長時間。她還表示飛機上的日本籍空乘曾用英語謾罵旅客。
捷星航空發(fā)布的聲明中顯示,在糾紛發(fā)生后,機長和乘務員始終在以冷靜和專業(yè)的態(tài)度協(xié)助乘客,這一點在當時的情況下是極難能可貴的。
昨天晚上,另一名微博名為“阿飛de小默莉”的乘客告訴早報記者,她買的飛機票是從新加坡到北京的,但備降上海后,就沒人管了。她表示,澳大利亞媒體報道有失偏頗,她自己在飛機上挨凍5個小時,在候機大廳挨餓7個小時,乘客中年紀最大的有八十多歲的老人,還有的小朋友發(fā)燒了。她認為,若不是機組人員推卸責任,乘客找不到人負責,也不會費盡口舌將人圍住。
早報記者昨天從警方獲悉,當天并未發(fā)生所謂的挾持機組人員的狀況。據悉,當天上午9點多,上海機場公安接到其他旅客的報警,在國際通道有多人聚集,警方隨即趕赴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并未發(fā)生肢體沖突,機組人員與旅客正在進行協(xié)商處理后續(xù)事宜。后通過航空公司和外航協(xié)會的溝通,當天中午12點20分許,組織大巴將旅客運送至虹橋火車站,乘坐當天的京滬高鐵抵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