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19日訊 記者昨從莆田市住建局獲悉,今年該局計劃在莆田中心城區(qū)荔枝林景觀帶荔能驛站和綬溪公園(二期)企溪段驛站中設立母嬰休息室。同時,該局將根據公園規(guī)劃、人流量等綜合因素,將母嬰休息室逐步納入公園配套設施之中,充分考慮建設區(qū)域,合理布局,并配備舒適的桌椅、飲水機、指引標志等,提升公園公共配套設施的服務效能。
記者調查,莆田市區(qū)公共場所鮮有母嬰休息室,媽媽外出時,喂奶常遭遇尷尬,為此,政協(xié)委員建議凡是人流量多的公共場所應修建母嬰休息室,保障母嬰權益。
媽媽煩惱 外出喂奶遭遇尷尬
“帶寶寶外出,找不到地方喂奶,實在尷尬。”年輕的媽媽徐女士說,媽媽帶著孩子在外面,遇到孩子哭喊著要吃奶,可媽媽又找不到合適的地方給孩子喂奶,情急之下,只能將就甚至要在大庭廣眾下給孩子喂奶,十分難為情,相信很多媽媽都會有這樣的遭遇。
同樣是媽媽的林女士經常帶著寶寶到綬溪公園游玩,這期間至少要給孩子喂一次奶,可公園內人流量多,且沒有可遮擋的地方,林女士只好躲在樹叢內偷偷給孩子喂奶。在吸取教訓后,林女士每次出門都會帶兩把雨傘,需要喂奶的時候,就打開雨傘遮擋。
為了避免外出沒地方喂奶的尷尬,吳女士不得不選擇在下車前,先給孩子喂奶,或者隨身攜帶一小瓶奶。“寶寶不習慣在車內狹小的空間內吃奶,帶奶瓶又不方便。”吳女士說,如果每個人流量多的公共場所都能設置一個或者多個母嬰休息區(qū),對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是難得的福利。
記者走訪市區(qū)鮮有母嬰休息室
昨日,記者走訪了莆田市區(qū)人流量較多的超市、車站、商場、公園、景點等,發(fā)現這些公共場所鮮有設置專門的母嬰休息區(qū)。
在莆田新汽車站內,記者尋找了一圈,并沒有發(fā)現母嬰休息區(qū),但有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有乘客提出喂奶需求,他們會根據情況提供辦公室,方便乘客喂奶。剛建成的莆田汽車南站內,已規(guī)劃建設母嬰休息區(qū),但目前還未投入使用。
市區(qū)多個綜合購物廣場內,均找不到母嬰休息區(qū)。步行街一商場的營業(yè)員告訴記者,不少媽媽帶著孩子逛街買衣服,但商場又沒有專門的喂奶區(qū)域,遇到這種情況,她們會讓媽媽到倉庫或者試衣間,快快給孩子喂奶。而在玉湖公園、石室?guī)r等景區(qū)、公園內,露天環(huán)境多于室內,因此,不少媽媽不得不借助廁所進行擠奶、喂奶。
委員建議 將“公共場所配哺乳室”寫入文件
莆田市政協(xié)委員陸麗欽說,越來越多的新媽媽開始認同母乳喂養(yǎng)的哺育方式及優(yōu)點,對處在哺乳期的女性來說,給孩子喂奶、換尿布,需要建立相對獨立的空間和服務設施,但公共場所哺乳間的缺失,把母乳喂養(yǎng)的空間縮小在了家里,從客觀上限制了母乳喂養(yǎng)。
“為公眾尤其是特殊群體提供優(yōu)質的公共服務,是政府部門的職責所在,更是現代社會文明程度發(fā)展的體現。”陸麗欽建議,政府可探索將“公共場所配備相對獨立的哺乳場所”寫入相關文件,將公共場所設立“母嬰室”作為公共服務發(fā)展的硬性指標,并納入人口計生工作的考核范疇,從而推動公共服務向更加人性化和溫情化的方向發(fā)展。同時,政府應將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納入《莆田市婦女兒童發(fā)展規(guī)劃》。
陸麗欽表示,不僅是公園需要建設母嬰休息室,像商場、車站等人流量多的公共場所也應建設母嬰休息室,且空間上應盡量有所隔離,確保媽媽以及孩子的私密性,安裝舒適的椅子和桌子,做好室內的消毒、通風并能及時清理衛(wèi)生。(海都記者李偉強 實習生林養(yǎng)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