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提升實驗區(qū)公民科學素質,助力國際旅游島建設,近日,實驗區(qū)印發(fā)《平潭綜合實驗區(qū)“十四五”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guī)劃綱要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十四五”期間實驗區(qū)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總體要求、重點行動、重點工程和保障措施。其中,實施方案提出發(fā)展目標,到2025年,實驗區(qū)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6%,各人群科學素質發(fā)展日益均衡。
實施方案重點開展五項提升行動、實施六大重點工程。五項提升行動包括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產業(yè)工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六大重點工程包括科技資源科普化工程、科普數字化賦能工程、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基層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學素質交流合作工程、心理健康促進工程。
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方面,實施方案指出,要加強學齡前兒童科學啟蒙教育,強化中小學啟發(fā)式、探究性教學,完善初高中包括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等學科在內的學業(yè)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方面,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大力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服務農業(yè)農村現代化。到2025年,累計新增培養(yǎng)高素質農民8000人次,依托中國農村遠程教育網、全國農業(yè)科教云等平臺,開展農村實用技術遠程培訓。
在科技資源科普化工程方面,鼓勵和支持重大科研項目承擔單位和人員做好公眾科普工作,加大對科普類項目申報科技獎項的支持力度。引導企業(yè)和社會組織促進科技資源科普化,推動科普事業(yè)與科普產業(yè)發(fā)展,探索“產業(yè)+科普”模式。在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方面,加快區(qū)科技館建設,推動科技館與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等融合共享,將科技館打造成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體驗基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和科學教育資源匯集平臺。完善科技館免費開放管理,促進科普公共服務均等化。
實施方案明確指出,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抓好貫徹實施,堅持和完善牽頭單位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工作體制和工作格局,形成推動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的強大合力。(融媒體記者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