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jīng)過17個月動員,龍鳳寮村的一戶征遷戶成功簽約,對包戶干部林文來說,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下了。
作為平潭高新產(chǎn)業(yè)園區(qū)等項目的規(guī)劃用地,2016年“項目建設(shè)年”的征遷任務(wù)中,蘆洋鄉(xiāng)龍鳳寮村涉及98座房屋的拆遷,龍鳳寮高仁官的房屋就是其中之一。
可老人對于征遷政策理解不夠,導(dǎo)致不肯簽約的態(tài)度也十分堅定。不管怎么溝通、引導(dǎo)、如何宣傳征遷政策利好,老人絲毫“不買賬”,征遷干部輪換了兩批,都沒能談妥,令征遷干部們十分頭疼。
第3次,輪到林文成了高仁官的包戶干部,面對重任,從接手開始,他幾乎每天“泡”在高仁官家中,多到一天上門4次。每次在與高仁官交談時,林文都用拉家常的方式,耐心地講解征遷的緊迫性、征地拆遷的政策等情況。
有一段時間,因為高仁官從事電焊工作,白天基本不在家,為配合他的時間,林文便利用晚飯時間上門,與他談心,常常聊到深夜。
除此,征遷干部還不斷耐心向高仁官解釋:該賠的一分不少,不該賠的也不能多給一分,做到公平公正。清明假間,干部們更是花了兩天半時間,“泡”在高仁官家中,最終感動他,讓老人成功簽約。
“多動嘴、多邁腿”是做征遷工作的訣竅。”林文說,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多換位思考,解決實際困難,解征遷戶后顧之憂,才能讓征遷順利進(jìn)行下去。
責(zé)任編輯:林盼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