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5歲兒子手上仍半個大棗似的水泡,家住福州華林路屏東城的黃女士心如刀割。
7月1日晚上,她帶著兒子去屏東城新華都買完東西準備回家。“我拎著東西,兒子在前面沖。”黃女士說,結(jié)果她兒子一不小心跌倒,手本能地摁在地面上,可剛好摁到亮著的地燈,被燙得哇哇叫,沒過一會兒就起泡了。
省直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屏東城物業(yè)工作人員表示,地燈并不多,也接到反饋,將關掉這些地燈防范類似事件。昨日,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福州不少地方存在類似的地燈隱患。
昨晚屏東城地燈亮起時,溫度高達116℃
小男孩摔倒時手壓在地燈上,被燙出一個大水泡
地燈位于通道 表面溫度飆至116℃
黃女士說,當晚兒子被燙傷后,她也嘗試著碰了地燈一下,立馬燙得縮回手。
昨天,記者走訪看到,屏東城新華都入口旁,廈門航空店門口拐角處,有3盞地燈呈直角狀,地燈直徑約30厘米,表面有一層約半厘米厚的玻璃。地燈位于通道正中,與瓷磚幾乎無縫銜接。在另一側(cè)烏狀元店門口,也有同樣3個地燈。附近商鋪的一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廈門航空店門口的地燈幾乎每天晚上都亮著,光線比較充足。而烏狀元店門口的地燈,則時亮時不亮。
“這個地方有個小廣場,晚上不少的大人帶著小朋友在那玩,這些地燈正位于通道上,很少人知道這個會燙傷人。”黃女士說,這些地燈天天開著,是個安全隱患。
昨日,省直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屏東城物業(yè)處工作人員證實,的確有人投訴被地燈燙傷。屏東城到底有多少地燈,物業(yè)工作人員表示,并不清楚,要問工程人員。
“地燈的溫度應該不會很高,只是最近白天暴曬后,加上晚上燈照,溫度會高一些。”該工作人員表示,會把這些地燈關掉,以防范類似狀況再發(fā)生。
然而,昨晚9點多,記者再次來到屏東城,溫度檢測器靠近這些地燈后,溫度直線飆升到116℃。
地燈應用普遍 家長多沒提防
記者昨日走訪溫泉公園、西湖公園等,還有綜合城市廣場,均發(fā)現(xiàn)了地燈的蹤影。在東二環(huán)泰禾城市廣場,記者看到,廣場中就有不少地燈,這些地燈成列分布在廣場地面較為中心的位置,市民很容易接觸到,晚上有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在這里玩耍。
“從來沒想過地燈會有安全隱患。”黃女士道出了不少家長的心聲。市民林女士說,在外看見發(fā)光的地燈,女兒總是很喜歡上前去用腳踩,她也從未制止過,“我想既然地燈能安裝在公共場合,肯定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燙傷人的地燈是熱源燈 市民建議換成LED燈
福州一家建筑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地燈在工程中的應用比較普遍,福州除小區(qū)、寫字樓外,在公園、廣場等也大量安裝。
福州常見的一般有兩種地燈,分別是LED燈和鹵素燈。其告訴記者,鹵素燈為熱源燈,地燈工作時,地燈表面就會發(fā)熱。LED燈則為冷光燈,在工作時熱量積聚少,溫度不高,不小心觸碰到了燈面,也不會被燙,但LED燈對散熱要求很高,埋到地下要做好散熱。
該業(yè)內(nèi)人士介紹,地燈的功率一般都較小,但長時間照明,表面溫度會升高。“被地燈燙傷,一方面可能是燈的功率偏大,另一方面可能是設備原件老化,出現(xiàn)接觸不良狀況。”
記者發(fā)現(xiàn),屏東城小廣場邊上的地燈屬于鹵素燈。
周邊居民建議,LED冷光燈環(huán)保,又不容易發(fā)燙,能不能換成這個呢?也有人質(zhì)疑,怎么可以在人行通道上設這類易燙傷人的地燈,要設也該放在人不易碰到的綠化叢,并把地燈埋得深點,外加裝一層耐高溫的防護罩。
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醫(yī)院整形燒傷外科的醫(yī)護人員告訴記者,超過80℃的物體,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在短時間內(nèi)都會被燙傷。
律師表示,地燈燙傷人,所屬業(yè)主單位要負相關責任。記者 趙楊/文 林丹/圖
□鏈接
記者查詢發(fā)現(xiàn),地燈燙傷人的事件,在多地都曾發(fā)生。
2015年7月,溫州瑞安2歲男孩在公園玩耍時,手被地燈燙傷。
2014年6月,浙江海寧東山公園,一個2歲小男孩用手摸地燈時,手被燙起泡。
2014年4月,四川德陽,一個小孩在當?shù)匚膹R廣場玩耍,因為碰觸地燈結(jié)果被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