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不該我的戲,我一分不拿;
該我的戲,我寸步不讓
讀大二時,藍盈瑩出演《甄嬛傳》中的浣碧一角,因為這個角色不討好,她被不少觀眾“恨”。此后,她又在一些作品里出演反派,被罵得最厲害時,她無奈地說:“每個演員都會背負不理智的罵聲,但這也恰恰證明我演得深入,這是觀眾對我的肯定。”
在話劇表演中,藍盈瑩早已習慣了花兩三個月打磨角色。但在影視劇中,演員們可能還沒完全理解透角色,戲就已經(jīng)殺青了。
藍盈瑩分享過一張微信截圖:受她的影響,她的媽媽也成了一名“半專業(yè)人士”,給她布置每天的功課,包括:“一,拉片(自己演過的所有?。?、臺詞、走心程度、鏡頭美觀度;二,練臺詞。清新,每個字像珠子一樣彈出,節(jié)奏、語速;三,照鏡子,各種笑,各種哭,各種表情,各種角度,任何情況下都要‘美’;四,練發(fā)聲,唱高音,中高音轉(zhuǎn)換。排個計劃,每天每項都練一練。”
南都:很多人都是因為浣碧記住了你,你對這個角色的感情是怎樣的?
藍盈瑩:浣碧在我的演藝生命中是一個站,也是對我自己的一個認可。但我是不喜歡重復,希望嘗試不同的角色。
南都:平時你怎么訓練和儲備?
藍盈瑩:我是一個特別愿意好好生活的人。除了專業(yè)功課,我更愿意去觀察,好好陪伴家人,多出去走走,抱著喜歡的樂器彈彈琴、唱歌給自己聽,關心這個社會,接地氣地生活。
南都:現(xiàn)在的生活有什么改變?
藍盈瑩:節(jié)目播出后,我拿到了一些好本子,一些有難度的角色之前不會來找我,我一看就特別興奮。這是我上節(jié)目收獲到的最好福利。
南都:接下來有哪些工作安排?
藍盈瑩:我明顯感受到大家對我的期待值很高,我要好好調(diào)整心態(tài),輸贏并不重要。我特別贊同子怡姐的話,“演員這個行業(yè)其實是互相成全,是互相扶持,互相信任,互相給予對方,作品才會越來越好”。在這舞臺上,我學到最多的就是調(diào)整心態(tài),不該我的戲我一分不拿,該我的戲我寸步不讓。
南都:你會怎么把握影視劇和話劇之間的平衡?
藍盈瑩:我每年都會回劇院演話劇。我心里很平淡。我是青衣角,不是花旦,越往后走,我越會迎來我的春天;我越有人生積累,戲才會演得越好。我是實力派,不是偶像派。
《青衣》翻篇了,雖然最后呈現(xiàn)時,剪掉了很多我們在舞臺上對彼此說的話,
但那種東西已經(jīng)是推進靜脈通過血管循環(huán)吸收了,熱熱乎乎,暖暖的。
我想說:心里永遠流淌著一段旋律的姑娘,
現(xiàn)實雖然是現(xiàn)實,不得不面對,
哪怕是傷感,是氣憤,是絕望。
你說你迎難直上,壓力讓你破繭重生。
我說你奮勇向前,每一秒都是更好的你。
初心不忘,念念不忘。方得始終,必有回響。
———@藍盈瑩Lyric 12月2日
表演是升華,是提煉,是解構生活。
表演是改變,是影響,是重組社會形態(tài)。
總而言之,表演是一種使命,
是一面鏡子,是肉體和精神的鏈接。
表演者是媒介,照出生活最本真的樣子。
表演不是獲得而是奉獻,奉獻表演者的所有世界,
過濾掉雞零狗碎,血淋淋地留下一顆入世的心。
———@藍盈瑩Lyric 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