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偶像一代人。曾經(jīng),費玉清的一把金嗓,是爸爸媽媽們的心頭好。但隨著他的“金句”在網(wǎng)上蔓延,加之年初加盟內(nèi)地網(wǎng)綜秀《國民美少女》,61歲的小哥憑借“文能一剪梅,武能嘿嘿嘿”的強烈反差形象,意外俘獲了一批90后粉絲。
費玉清
隨著《國民美少女》終極巔峰之戰(zhàn)的到來,費玉清也在節(jié)目錄制間隙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大談與95后“美少女”相處的“心經(jīng)”。
謀生不易,段子這樣煉成
提起費玉清的名字,從50后到70后,印象最深的也許是他西裝革履、仰頭45度款款唱出“一剪寒梅傲立雪中”的經(jīng)典鏡頭;不少80后,則因為一首與周杰倫合唱的《千里之外》,記住了這個名字。到了90后這一代,他們口中的“費叔叔”又是一個完全刷新大眾認知的模樣——他可以在一秒鐘之間,將清雅與搞笑無縫轉(zhuǎn)接;在《國民美少女》中,他手甩紅手絹,用粵語唱著東北洗腦歌《咱們屯里人》……永遠西裝革履、說話溫吞的費玉清,以超乎所有人想象的方式,打進了90后的“二次元世界”。
很多人好奇,“段子手”小哥是如何煉成的?其實,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臺灣,正處于“大走穴”時代。那時,剛剛出道的費玉清也要靠走穴來討生活。除了唱自己的歌,模仿其他歌手唱歌、講段子也是其謀生的手段之一。節(jié)目現(xiàn)場,小哥有時會遇到主持人無理取鬧的要求,謙遜有禮的他總會笑著把它們輕松接下。一來二往,小哥的“綜藝感”幾乎可以和他的唱功并駕齊驅(qū),并拿下了1995年、1997年兩屆金鐘獎最佳綜藝節(jié)目主持人獎。
這一次,加盟《國民美少女》的費玉清,總算讓大陸觀眾也看到了他的另一面。被問到為何會選擇一個如此年輕的舞臺時,他直言:“因為我的表達方式大家都已經(jīng)熟悉了,偶爾也要有膽量跨出來。”
混入90后,全靠年輕心態(tài)
在網(wǎng)絡(luò)節(jié)目的舞臺上,和一群95后打成一片的費玉清,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自稱“里面的一切都非常新穎”,“我跟著95后的小女孩們一起嘗試了許多當下年輕人喜歡的音樂,除了精神享受之外,也是美好的經(jīng)驗”。
敢于挑戰(zhàn)一切新鮮事物的小哥,有著一份完全超越年齡的年輕心態(tài)。舞臺上,選手們的應援粉絲在現(xiàn)場大喊奇怪口號、跳奇怪舞蹈,全程舉著像流星雨一樣的燈牌,這樣的場面不但沒有嚇到小哥,還讓他很感動,“她們每一個人都有死忠網(wǎng)友支持,彼此之間很特別的互動,這是我們那個年代沒有的。不過,我和年輕人并沒有代溝”。
在“費院長”眼中,這群95后“美少女”青春洋溢,也很努力。看著她們努力追夢的身影,身為過來人的費玉清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喜愛和決心之外,更要賭上運氣,“運氣好,好的劇本好的歌曲就會輪到你。有的人自己的歌沒唱紅,因為別人翻唱就紅了。但運氣很難把握,如果真的有熱情,不要太在乎成敗,青春不要留白,就往前走吧。而且這個時代非常自由,只要你有個人特色,是可以展現(xiàn)的,喜歡音樂的做音樂,喜歡段子的說段子”。
生活平淡,高潮留給工作
別看舞臺上的費玉清“五光十色”,無論唱歌、講段子,還是模仿,都混得風生水起。但私下里,他的樣子截然不同。
費玉清坦言,自己偏愛安靜的生活,“我的生活就是一杯濃茶看電視,還不喜歡把聲音打開,要愛護耳朵”,此外還有養(yǎng)寵物和花草。因為聊天對象都是不會說話的東西,費玉清的心事也很少。
這些年,他一直低調(diào)做慈善。即使在臺灣亦很少上電視,但每次賑災他總第一時間出現(xiàn),千金散去為災區(qū)。對于婚姻,也許是受到了姐姐的影響,他堅持“獨身主義”,甚至曾說:“其實我感覺自己已經(jīng)過了最適合采摘的時光,就像是老絲瓜,老絲瓜還有人愿意吃嗎?”
如今,費玉清過著比普通人還要普通的生活,不抽煙、不喝酒、不用信用卡,自己擦鞋、吹發(fā)、洗內(nèi)衣,褲子破了就自己縫,一把刮胡刀用個五六年,一根皮帶也要系個十幾年。但他享受這種簡單生活獨有的寧靜,至于工作,“那是我人生中全部的高潮,我十分享受浸淫在工作中的快樂,如果大家不嫌棄的話,我還是會繼續(xù)沿著歌唱的路一路走下去”。(記者 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