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坑面女”填平坑洼路
——一對農(nóng)家夫婦收養(yǎng)、救助殘疾女孩的故事
海都閩南網(wǎng)訊 在陜西省,一對再樸實不過的農(nóng)家夫婦,用他們最本真、最淳厚的大愛,詮釋了義行天下的生命原色。這對夫婦就是幾十年如一日,收養(yǎng)殘疾兒童、“坑面女”王娜的陜西省合陽縣農(nóng)民王友仁和李景云夫婦。
同時,第四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院趙銥民團隊也與這對夫婦一道,用人性和職業(yè)道德的光輝,照亮了生命的盲區(qū),樹起了仁愛和道義的豐碑。
天賜女娃
25年前的一個夏夜,夜色沉沉,萬籟俱寂。
家住陜西省合陽縣金縈村三組的王友仁和李景云夫婦剛?cè)胨?,突然聽到門口有動靜?!皶粫怯腥送蹬??”王友仁一邊對妻子嘀咕著,一邊披衣出門。
大門外沒有人,可是在門外的柴垛里,卻隱約有一團黑乎乎的東西。王友仁走過去,用手一摸,原來是一個小被包裹。他下意識地打開一看:“?。±锩婢谷挥袀€娃兒!”
王友仁趕緊把孩子抱進屋。襁褓里,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孩子的生日。
“當時,我們已有倆兒子,沒有女兒。一看撿回來個女兒,很是高興?!苯衲?1歲的李景云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記憶猶新。
然而,接下來的事,卻讓夫婦倆驚呆了:孩子的嘴部殘缺不全,有個凹坑?!斑@又是一個殘疾孩子!咋辦呢?”夫婦倆開始犯難了。
自家生育的倆兒子,大兒子是個聾啞人,叫王軍,12歲;二兒子王彬,10歲,是家里唯一的希望。
“把孩子放回原地吧,肯定是死路一條。連她的親生父母都嫌棄她、拋棄她,外人誰還愿意收養(yǎng)她呢?”
“不管怎么說,總是一條人命!能遇到咱家,不管丑俊,不能見死不救!不然咱這一輩子都很難安心!”
最后,他們決定收養(yǎng)這個孩子。
由于先天性嚴重缺陷,王娜不僅說話受限制,而且連咬合、吞咽等最基本動作都無法正常完成。
“為了養(yǎng)活王娜,王家借錢買了一只奶羊。后來王娜再大一點,能吃飯的時候,每天三頓飯都是我先嚼碎饃和飯,再一口一口用勺子喂給她。我忙的時候他爸和兩個哥哥也幫忙?!倍嗄耆缫蝗盏摹疤厥馕桂B(yǎng)”,李景云對自己所做的這一切早已習以為常。
然而,隨著王娜的成長,漸漸懂事的她終于明白自己的與眾不同。
“她不敢出去玩,只要一出門,一會兒就哭著回來了,說別的孩子不跟她玩,打她,罵她?!泵慨斖跄瓤拗貋恚罹霸扑茏龅?,就是緊緊地抱著王娜,母女倆一起流眼淚。
由于面貌殘缺,王娜上學第一天,就哭著回家了。從此,她再也沒有去上學,也不愿出外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