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wǎng)訊 連日來的三亞“宰客門”事件仍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前日,陸續(xù)有在海南做過海鮮檔老板和導(dǎo)游的業(yè)界人士爆料,講述三亞旅游的宰客“潛規(guī)則”。
海鮮檔主稱,海鮮檔宰客在三亞幾乎是“明規(guī)則”,因的哥、導(dǎo)游要收取回扣,海鮮價格也被抬高,回扣率高達40%,比如,游客吃一頓消費1000元,其中有400元被的哥拿走。不宰客的海鮮店反倒會被同行視為“異類”,甚至被排斥。
有導(dǎo)游也稱,假日三亞客房價格高是因為這些房間到游客手中前通常要加幾次價,2000元一晚的房間最終到消費者手中時就成了七八千元甚至上萬元。
海鮮檔:白天拉客吃海鮮,晚上進店拿回扣
今年42歲的張凱(化名)曾在三亞開海鮮檔,其妻在三亞某景區(qū)做工藝品生意,專門賣水晶?!拔业贸姓J,海鮮檔水是很深,并且,這是一股風(fēng)氣,你不宰客都不行,你在那一帶就會成為異類,大家都會排擠你。”
張凱前天說,除了那些小攤檔外,幾乎所有規(guī)模大一些的海鮮檔和海鮮酒家都和出租車司機有回扣協(xié)議。
一般情況下,的哥推薦一名游客到海鮮檔進餐,店主會給20%~40%的回扣,40%的回扣很正常。比如,游客吃一頓消費1000元,其中有400元被的哥拿走。店主會記住的哥和他的車牌號,當(dāng)天晚上的哥就會到店里拿錢。
“所以,在三亞的機場、火車站和一些景點,的哥拉客非常積極,甚至說‘我拉你到一個便宜的海鮮檔吃飯,車費你不用掏了,由檔主支付’,有些游客就會上當(dāng)。”張凱說。
張凱說,海鮮價格之所以被推高,是因為中間加上了導(dǎo)游、的哥的回扣費。
據(jù)介紹,檔主要賺回來,只能從海鮮的價格和斤兩上動手腳。比如,綁螃蟹的草繩,本來進貨時沒那么粗的,回來之后店主都會換上更粗的草繩。所以,原本賣150元一斤的螃蟹,最后不賣到300元一斤都不行。
張凱表示,三亞的海鮮檔基本上成行成市,以便形成規(guī)模效應(yīng)?;旧弦粭l路上的海鮮檔,同一個品種的海鮮價格都差不多,因為這是大家集體商定好的。如果有某一家店壞了規(guī)矩,賣得太便宜,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在進貨時,就會遭到其他店的排擠。
酒店:2000元房間炒到上萬
與海鮮的價格“水分”相比,三亞酒店價格“水分”似乎更多。
幾乎每年春節(jié),三五千元乃至上萬元一間的海景房在三亞都不鮮見。
三亞某旅行社導(dǎo)游王玉(化名)前天表示,每年春節(jié)期間,三亞亞龍灣、大東海的海景酒店都會漲價,這些酒店也不愁沒人住。
到了臘月二十以后,幾乎是一天一個價,初一到初三的價格最貴。一般平時1000元的海景房,春節(jié)期間都會漲到3000元一間,即便這樣,還不一定能訂到。
王玉表示,旅行社,尤其是三亞本地的旅行社與酒店形成長期合作關(guān)系,在拿房方面具有天然優(yōu)勢,一般簽訂有3年左右的協(xié)議。
尤其是本地一些大的旅行社,即便在節(jié)假日房源較為緊張時依然能拿到較為便宜的酒店,因此,便具備了通過提前占據(jù)的客房資源充當(dāng)“掮客”的資本,進而在房源緊張時將囤積的房間倒賣給外地的組團旅行社,從中牟利。
三亞本地旅行社之間也存在著倒賣房間現(xiàn)象。
“比如A社收的游客需要四星級的房間,但沒房了,便通過加價向B社購買房源,然后該房又加一次價賣給游客?!蓖跤癖硎?,有時房間從酒店到游客之間要經(jīng)過兩三次加價,如此一來,2000元一晚的房間最終到消費者手中時就成了七八千元甚至上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