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wǎng)訊 “熱烈祝賀新邵縣成功納入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成為新時期國家扶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1月30日上午,一則落款為“中共新邵縣委、新邵人民政府”的LED宣傳標語在各大微博和論壇上瘋狂傳播,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1月31日《南方日報》)
正方
窮絕對不是恥辱
社會上發(fā)生的任何一件事情,因為觀察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肯定不一樣,“湖南新邵縣成功納入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這件事兒,在各方所引起的截然不同的反應,恰好說明了這一點。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來看問題,能夠入選特困區(qū)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書特書的光彩事兒,更沒有必要興高采烈地予以祝賀。但如果從當?shù)氐膶嶋H情況來看,這件事情就絕對不是壞事兒了,因為這次“被成功納入特困區(qū)”,也意味著當?shù)厝嗣袢罕娔軌蛳硎艿絿曳鲐氄叩亩鳚?,能夠得到更多的實惠,這難道不是一件大喜事兒嗎?
如此大的喜事為什么不可以把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呢?難道還要死活都憋著,只等沒人的時候偷著樂?窮,確實不能說光榮,但也說不上恥辱。全國各個地區(qū)之間的發(fā)展是不可能絕對平衡的,有些地方的經(jīng)濟發(fā)展還相當落后是客觀存在,這些地方的“貧困”可能有當?shù)厝俗陨砼Σ粔虻脑?,但更多的是受到了資源貧乏等客觀原因的制約,我們有什么理由因為這里的人投錯了胎而歧視他們?國家出臺政策措施對這些貧困地區(qū)予以扶持是十分必要的,但國家的扶持力量又是十分有限的,有限的扶貧資金必須用在最貧困的地方。什么地方最貧困呢?這就需要國家的微觀了解和宏觀把控,一個地方能夠讓國家深入了解自己目前的狀況,并且接受國家給予的支持,這有什么不好呢?
所以我覺得,當?shù)氐淖龇ㄕ鏇]有什么不應該,只要他們上報的情況是真實的,沒有弄虛作假、沒有欺騙上級的行為,而上級給予他們的又是正常范圍內(nèi)的支持,他們的興高采烈就無可指摘。
李國婧
解讀
貧困縣怎成榮譽證
新邵官方將慶賀納入貧困縣的宣傳標語推為“一家民營企業(yè)在沒有征得政府任何部門授權的情況下制作的”,顯然不能服人。要知道,在新邵縣政府的官網(wǎng)上就能找到文章《新邵成功納入國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qū)》。該文章稱“11月15日 ,從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召開的武陵山片區(qū)區(qū)域發(fā)展與扶貧攻堅試點會上傳來特大喜訊:新邵縣被正式納入國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qū)?!睂Υ耍?shù)赜衷撟龊谓忉屇??當然,如何解釋并非問題關鍵,最值得解讀的還是這種“貧困光榮”背后的復雜心態(tài)。
首先不妨正面解讀一下。得承認一個現(xiàn)實,中國地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并不平衡,而在“共同富裕”的政治愿景里,國家劃分貧困地區(qū)作為幫扶對象可謂合情合理。也正是在此語境下,經(jīng)濟相對落后的新邵縣被納入貧困縣,“對改善當?shù)乩习傩丈顚⒑苡幸饬x”,怎么看都不是一件壞事;就好比一個困難戶爭取到了低保,貧困縣的帽子對于新邵縣來說,儼然雪中送炭。
然而,貧困并非新邵的錯,但把“貧困縣”整成“榮譽證”就不對了。這也是網(wǎng)友對于當?shù)亍盁崃易YR、成功納入、特大喜訊、好消息”等措辭表示“難以接受”的根本所在——改革開放已經(jīng)30多年了,沒人再認為“貧窮光榮、富??蓯u”,現(xiàn)在看到新邵縣這些宣傳恍惚又回到了30年前。很明顯,新邵縣如此表現(xiàn),是因為被納入貧困縣后,每年能得到國家5.6億元資金扶持。說白了,貧困縣這塊臭豆腐是“聞著臭、吃著香”,貧困縣不僅可得到可觀的扶貧資金,不少優(yōu)惠政策也與貧困縣綁定,只有貧困縣才能享受到——資料顯示,中國2001年核定了592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10年來不少貧困縣已經(jīng)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甚至成為經(jīng)濟強縣,但它們?nèi)匀淮髦毨Эh的帽子。前不久,一個名為“中郡縣域經(jīng)濟研究所”的機構發(fā)布“全國縣域經(jīng)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等排行榜單中就出現(xiàn)了17個國家級貧困縣。眼下,新邵縣吃到了“香豆腐”,自然為之高興,只是高興有點過,導致了“措辭有些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