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wǎng)訊 盡管敘利亞局勢充滿變數(shù),但伊朗和西方之間的對峙無疑是當下最大的一個國際熱點。
戰(zhàn)爭叫囂未必會成為實現(xiàn)的戰(zhàn)爭。伊朗畢竟是石油出口大國,波斯灣畢竟是能源運輸戰(zhàn)略通道,錯綜復雜的局面、變幻莫測的前景已經(jīng)干擾了世界能源市場穩(wěn)定,給全球經(jīng)濟蒙上了一層濃重陰影。這是一個巨大的馬蜂窩,一旦捅破世界各國都將受到牽連。
伊朗和西方之間的對峙關乎世界和平,對中國也是一個挑戰(zhàn)。中國已經(jīng)走到世界舞臺中央。面對如此重大問題,中國明白無誤地表達立場,切實有效地施加影響,這是中國維護自身利益的必要之舉。
中國立場從一開始就是明確的:伊朗不能制造和擁有核武器,制裁和對抗無助于問題的解決,有關各方必須盡快回到談判桌前。這一立場意味著對事情本身是非曲直的尊重,意味著負責任態(tài)度,意味著對和平的堅守以及對流血沖突的抵制。
公道和正義自有其威嚴。這也是很少有人敢于在道義層面撼動中國立場的根本原因。目前,對中國政策的不滿和指責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原則立場無力,現(xiàn)實影響有限,勸和促談不過是缺少擔當?shù)拇~。應該看到,這些負面說法,是不符合實際的。當然,其中既有對中國不配合西方行動的怨恨,也有對中國能否有效維護自身合法利益的真切擔憂。
中國外交大道直行,光明磊落,沒有什么拿不到臺面上的東西。我們可以明確宣示的是,只有維護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才能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
牢牢把握住這個出發(fā)點,就能夠真正理解中國外交的務實精神和建設性態(tài)度。鐘 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