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中青報 都市快報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本來已經判決的案子,在案卷中卻增加了一部分。增加的那部分中,有一份“永不上訴”的承諾書。承諾書顯示,簽字的人是陜西省瑞康源乳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康源公司”)的法人代表劉繼軍。但劉繼軍說,自己從來沒有簽署過這個文件。這個發(fā)現,讓案子的原告和被告都吃了一驚。他們說,判決書案卷,被陜西咸陽市中院私自改了。
債主與欠債者 攜手“討公道”
山西久久興物資有限公司曾經分別向山西恒康乳業(yè)科技公司、山西通泰昌集團公司借出1030萬元,但兩家公司一直沒有還錢。多次催債無果后,久久興把兩家公司告上了法庭。2006年8月,這個案子在山西太原市中院宣判:兩公司還債的同時,曾承諾以土地及廠房作保的瑞康源公司,被判承擔連帶償還責任。但本應對立的討債者與欠債者,后來卻站在了一起。
2003年,中國銀行太原市鼓樓支行借給通泰昌公司共計3000萬元。山西亞泰興業(yè)投資有限公司為這3000萬元貸款作保。2006年5月12日,瑞康源公司為兩家公司的3000萬元借款和擔保提供了連帶保證。在通泰昌、亞泰無力清債的情況下,瑞康源成為清償這筆巨額借貸的事主。2008年4月,咸陽中院裁定:兩債合一,瑞康源公司資不抵債,準予破產。
對于久久興的股東張利生來說,如果瑞康源公司破產,久久興就必須與其他債權人地位平等,按比例清償,這會讓他遭受重大損失。自此,債主與欠債者攜起手來“討公道”。但最終瑞康源公司的財產,以低于原估價一倍的880萬元被拍賣。
蹊蹺的承諾書
2011年5月27日,瑞康源公司的代理人吉書文和張利生得到批準,見到了咸陽中院的院長、副院長。咸陽中院院長及審監(jiān)庭法官劉彩霞一開口,就質問吉書文說,既然判決書案卷中有劉繼軍簽名的“服從判決,永不上訴”的材料,他們公司為什么還在上訴?
吉書文當場就蒙了。他說,早在2008年6月19日,他們從咸陽中院檔案室復印了判決書,案卷共47頁,全卷中沒有劉繼軍的任何簽名。但劉彩霞一口咬定:“案卷沒問題,字是劉繼軍簽的?!?/P>
也許是自己記錯了?吉書文立刻找到了劉繼軍,詢問這件事。劉繼軍也是一臉驚訝:“這不可能是我寫的,我這還準備上訴呢。”
吉書文說,“高院的人拿出咸陽中院提供的判決書案卷,與我提供的案卷復印件進行比較,發(fā)現頁碼多處被改。”
高院的工作人員拿出有劉繼軍簽名并加蓋瑞康源公章的“服從判決,永不上訴”的一頁紙,問劉繼軍說:“是你的簽名?公章是你蓋的嗎?”劉繼軍堅決否認。他說,可以對筆跡做司法鑒定。
“更改案卷是為謀取利益”
針對法院被指更改案卷一事,北京市華一律師事務所律師浦志強說,更改是無法想象的事情,立法者也想象不到有人會抽走或者增加卷宗。卷宗是不可被更改的。更改卷宗是為了謀取利益的手段,是司法腐敗的表現。
張利生說,今年8月29日,他來到陜西高院,“陜西高院紀檢監(jiān)察室的副主任李伯有和肖法官對我們表示,案卷中多了‘服從判決,永不上訴’的材料后,案卷頁碼也被改了,這涉及法官違法違紀的問題,高院要作出處理。”
記者致電咸陽中院,但截至發(fā)稿前,并未得到對方的回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