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兩口在立交橋下的住處,沒水沒電,很簡陋。(2/2張)
【感嘆】
500元分量重,相當于彎腰撿1萬個飲料瓶
突然有人來塞錢,讓蘇五銀意外又不安。當對方的車子向前開出幾米后,他突然回過神來,給老伴說:快記住車牌號!
他當時記下的車牌號是“豫A506××”(因不清楚當事人是否愿意公開車牌號,故隱去兩位數(shù)字——編者注),老伴記下的也是。生怕干活時這些錢弄丟,他趕忙趕回立交橋北頭的住處把錢放好,返回來接著干活時,發(fā)現(xiàn)有心的老伴已經(jīng)把車牌號寫在旁邊的橋墩上。
“年紀大了,我怕忘嘍,剛好路邊有車上掉下的土坷垃,我特意寫了兩遍。”朱青芝笑著說。
蘇五銀說,負責北邊路段的工友呂師傅之前被壞人搶過錢,昨天,當他興奮地告訴身邊同事有好心人塞錢的事后,大家驚奇之余,最多的感慨是:世上還是好人多!
采訪時,記者還隨兩位環(huán)衛(wèi)工來到他們立交橋下的住處,住處空間很大,可很簡陋,沒水沒電。記者注意到,中間空地上堆放著很多廢紙、煙盒、飲料瓶等,朱青芝說,這是他們打掃衛(wèi)生時撿來的,每天撿瓶子能賣一兩塊錢買袋饅頭吃,就高興得不得了。
“這500塊錢分量可重呀!”一旁的蘇五銀感慨,“一個飲料瓶賣5分錢,這些錢相當于撿1萬個飲料瓶,要彎腰低頭1萬次。”
【道謝】
有這份心已很感激,能自食其力不愿花對方的錢
“大河報影響力大,看的人多,我最先給大河報打電話,希望能找到這位好心人。”蘇五銀說。他的理由很簡單,咱和人家素不相識,咋好意思白白拿人家的錢花?
有智吃智,沒智吃力,蘇五銀常說這句話。他說,他們沒什么文化,能當環(huán)衛(wèi)工、掙點辛苦錢,已很知足。為了讓孩子有文化,夫婦倆舉債供兩個孩子上大學,現(xiàn)在孩子都已工作,他們壓力也小了。當環(huán)衛(wèi)工每月1080元的工資,他們省吃儉用,希望幫孩子們減輕些負擔。
在鄭州當環(huán)衛(wèi)工5年來,他們也時刻都在通過身邊的點點滴滴,感受著這個城市里的人對環(huán)衛(wèi)工的尊重和關心。“就像夏天,經(jīng)常有人經(jīng)過時給我們水喝,男女老少都有,都是沒打開瓶蓋的,還有冰紅茶之類的,還有人說‘你們辛苦了’,‘謝謝’之類的話。”朱青芝說,每當這時,他們都覺得心里特別暖,有時眼眶都濕了。
當然,也有心酸的時候。比如,他們打掃路面時,蕩起的塵土讓路人埋怨,或者,路面有積水時有車“呼”地經(jīng)過,濺他們一身水,后面的人見了卻哈哈大笑。
蘇五銀笑著說,身在鄭州,他們一直在關注著鄭州的發(fā)展和變化,明顯感覺到周圍人的素質(zhì)越來越高,有愛心的人越來越多。他還說,如果身邊有更多的人像這位熱心人一樣懂得尊重關心環(huán)衛(wèi)工等社會上的底層勞動者,這個城市會更溫暖。不過,對于這位好心人的善舉,他說,有這份心意、能體諒關心環(huán)衛(wèi)工他們已很感激,“眼下我們還能自食其力,不愿白白花人家的錢,我還想找到他,當面說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