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時節(jié),稻浪飄香。近日,南安市柳城街道農田改造提升與主糧現代化農事運營示范項目區(qū)的500多畝晚稻迎來集中收割期。金黃的田野里,收割機隆隆作響,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近日,記者來到現場看到,一株株稻谷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收割機正開足馬力在金色稻浪中來回穿梭。伴隨著陣陣機器轟鳴聲,顆粒飽滿的稻穗經脫粒、碎稈、還田等一體化工序后,通過自動化管道直接輸送到貨車上。
記者注意到,收割機行駛過后,秸稈隨即被粉碎還田。“這套模式一舉兩得,既解決了秸稈堆積的老問題,又能快速將秸稈轉化為養(yǎng)分,提升土壤肥力,減少空氣污染。”禾創(chuàng)現代農業(yè)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徐前良向記者介紹,本次收割的晚稻共500多畝,最高田塊畝產突破625公斤,品種為“中浙優(yōu)8號”。該品種具有產量高、抗病性強、耐低溫等優(yōu)點,預計本月底收割完畢。
“晚稻收割完成后,這里將種植綠肥,如油菜花、紫云英等,預計明年4月開始種植早稻。”徐前良表示,通過創(chuàng)新推行“雙季稻+油菜”輪作模式,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升畝產效益,又能通過油菜種植改善土壤地力,實現“糧油輪作穩(wěn)增收”的良性循環(huán),讓每一寸土地都發(fā)揮最大價值。
據了解,柳城街道農田改造提升與主糧現代化農事運營示范項目總投資2.08億元,將對項目區(qū)內田塊以“小田并大田”的形式重新規(guī)劃,建設高標準農田約2000畝,實現規(guī)模化經營,并規(guī)劃建設2300平方米的一站式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配備育秧工廠、農機庫房、烘干車間、臨時倉儲一體化中心等,為項目內及周邊農田提供社會化服務,推動農業(yè)現代化,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首迎豐收!美林第一家規(guī)?;毘确N植農場28日開園
本報訊(記者李貴靈通訊員黃成貴)眼下正值臍橙成熟采摘的黃金時節(jié)。19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南安市美林街道玉葉村的瑞科家庭農場,目之所及皆是豐收盛景:115畝的臍橙樹結出累累碩果,金燦燦的臍橙散發(fā)著誘人的香氣。
作為美林街道第一家規(guī)?;毘绒r場,這里今年迎來了首次豐收,預計產量超15噸。隨著果樹生長進入穩(wěn)定期,后續(xù)產量將逐年遞增,預計3年后進入豐產階段,年產量可達150噸,規(guī)?;N植效益將逐步凸顯。
“這里是山的向陽面,弱酸性土壤很適合臍橙生長。”玉葉村黨委書記傅文賢向記者介紹,此前,美林并無規(guī)?;N植臍橙的先例,玉葉村的這片臍橙園,是一次大膽嘗試的成果。
誰能想到,這片果園曾是一片荒廢的橡膠林。20世紀50年代栽種的橡膠樹因長期無人打理,早已失去經濟價值。農場負責人傅培松承包這片土地后,先后試種楊梅、芒果、菠蘿等多種水果,卻因缺乏產品特色,未能形成規(guī)模,始終效益不佳。轉機出現在臺灣專家的實地考察后,在專家建議下,傅培松將目光投向臍橙,很快便從蓬華移栽部分臍橙苗,并試種成功。
看到希望的傅培松隨即驅車前往江西贛州,精心選購優(yōu)質臍橙苗,正式開啟了規(guī)模化種植之路。經過3年悉心培育,這片臍橙園今年迎來首次豐收。
值得一提的是,果園內還種植600多株體型圓潤的臍血橙。與市面上果肉呈“漸進式”血紅的血橙不同,這里的臍血橙果肉通體淡紅,純甜無酸,更符合大眾口味。
“厝邊有了采摘園,開園后要帶親戚孩子來,在家門口就能嘗鮮。”玉葉村村民傅女士興奮地表示。
據了解,該農場不僅盤活荒廢山地、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更以距市區(qū)最短僅5分鐘的優(yōu)勢,成為市民親近自然的新去處。農場計劃本月28日開園采摘,園內還種有沃柑、橘柚等,可延長采摘周期,讓更多人享受到采摘樂趣。(記者 賴香珠 黃奕群 通訊員 李燕婷 蘇榮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