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劇情戰(zhàn)爭片《敦刻爾克》(Dunkirk)今日發(fā)布幕后花絮解讀精彩看點?!抖乜虪柨恕肥侵麑а菘死锼雇懈?middot;諾蘭(Christopher Nolan)三年磨一劍的全新力作,海外上映后收獲炸裂式好評,被盛贊“諾蘭最佳”,“《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后最佳二戰(zhàn)題材電影之一”, 當代最具創(chuàng)造力導演之一再度封神。影片將于9月1日登陸內地,本文從影片背景、宏大制作、精彩結構、觀影體驗等諸多方面提前剖析影片魅力。
1、敦刻爾克的魅力:最偉大和離奇的一頁
敦刻爾克大撤退并無短兵相接的廝殺和大快人心的大捷,卻意義非凡魅力獨具。二戰(zhàn)初期,希特勒鐵騎所向披靡,大半個歐洲淪陷,四十萬英法軍隊被擠壓到法國海濱小城敦刻爾克,家在咫尺卻又遠如天邊,或殺或俘的滅頂之災就在眼前。但同仇敵愾的英國軍民創(chuàng)造奇跡,在一周時間內撤退33萬人。這些經(jīng)受生死試煉的戰(zhàn)士成為未來戰(zhàn)爭的珍貴火種,丘吉爾以此為起點高喊出“我們將戰(zhàn)斗到底”的檄文。如果沒有敦刻爾克大撤退,世界歷史將大大改寫,全世界臣服于納粹也未可知。
在諾蘭看來,“這是人類歷史最偉大的一頁,也是我人生中聽過最離奇的故事。”諾蘭的祖父就曾是二戰(zhàn)犧牲的飛行員。團結、希望、抗爭、永不放棄的精神……是敦刻爾克留給人類的共同遺產(chǎn)。此外,身處宏大敘事中的每一個年輕的士兵,他們對生存的渴求和回家的愿望同樣值得銘記。諾蘭就曾強調《敦刻爾克》并非戰(zhàn)爭片,而是一個關于生存的故事。讓人念念不忘的《敦刻爾克》,永不過時必有回響。
2、不走尋常路的選角:諾蘭也是“鮮肉”控?
諾蘭坦言,如果按照好萊塢慣例會選擇將近三十的演員“扮嫩”。但《敦刻爾克》雖有湯姆·哈迪(Tom Hardy)等資深演員加持,更多的卻是二十左右的大男孩挑大梁,比如來自單向樂隊的偶像歌手哈里·斯泰爾斯(Harry Styles)等。難道諾蘭也要向“小鮮肉”蹭熱度?
事實上諾蘭選角的唯一標準是逼近真實:“電影的核心角色都是年輕男孩……你不會對于他丟下來福槍逃跑有任何意見,因為換作是你,也會這么做。”“我們特意找年紀符合角色年齡的演員,讓他們就象菜鳥新兵一樣體驗歷史事件。”“我有責任去發(fā)掘那些有潛力、卻缺乏經(jīng)驗的人。因為你想要給觀眾不一樣的東西。” 在哈里·斯泰爾斯確定演出之前,諾蘭甚至根本不知道他如此有人氣。
諾蘭選角一向特殊但敏銳,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希斯·萊杰(Heath Ledger)的小丑一角,也是從飽受質疑到成為經(jīng)典。《敦刻爾克》男孩們的表現(xiàn)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