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紅海行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此次研討會由海軍政治工作部宣傳局、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人民日報社政治文化部、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辦,旨在總結(jié)電影《紅海行動》的成功經(jīng)驗,探尋商業(yè)電影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創(chuàng)新表達,以更好推進中國當代優(yōu)秀主旋律題材影片的創(chuàng)作。杜江作為電影《紅海行動》演員代表,與博納影業(yè)集團總裁于冬、導演林超賢、監(jiān)制梁鳳英等共同出席了在人民日報社的座談會,杜江就拍攝該片的感受進行了分享與交流。
杜江塑造角色陷困惑 曾為戲21天極塑身
電影《紅海行動》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在異國他鄉(xiāng)解救人質(zhì)、執(zhí)行撤僑任務等精彩故事,正是中國軍隊近年來勇?lián)推绞姑恼鎸崒懻?。談到拍攝感受時,杜江表示自己剛拿到這個角色時很忐忑,從未有過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飾演特種兵中的蛟龍戰(zhàn)士,怎樣讓自己相信自己是一個特種兵戰(zhàn)士,成了自己最大的困惑。對此,杜江展開21天魔鬼式訓練,還把體脂從14.6%降到了6.2%,之所以選擇這樣極端的方式,杜江道出原因:“只有當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達到一定要求,才能讓導演在拍攝時能有信心并且安心交給我一些高要求。”
杜江帶家人為電影打call 汪守德直言羨慕杜江
《紅海行動》根據(jù)真實故事改編,再現(xiàn)了中國“蛟龍突擊隊”隊友海外撤僑的真實故事,真實還原了戰(zhàn)爭的殘酷。研討會上,杜江表示從電影上映以來,自己帶著不同朋友及家人去電影院看了6次,每次都會拿dv記錄觀眾的真實感受,但談及感受大家的回答都如出一轍:“很燃,很激動,真切感受到了和平的可貴。”對此杜江回憶起自己路演的活動中,遇到了一位80歲高齡的老人,他坦言:“很多年長的觀眾很多年沒有走進影院,這次他們選擇了《紅海行動》,我想這是對我們電影最大的認可。”原總政宣傳部藝術(shù)局局長、著名軍事文藝評論家汪守德局長發(fā)言:“對于我個人來說,我認為《紅海行動》恰逢其時。對于我個人來說,生不逢時,所以我很羨慕杜江。”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紅海行動》是一次主旋律題材電影市場化運作的成功嘗試,是運用國際化的制作理念個敘事方式對主流價值觀的創(chuàng)新表達,它用現(xiàn)代電影高科技的表現(xiàn)手段,在銀幕上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人道主義,是一部反映人民海軍堅持我軍宗旨、彰顯大國擔當?shù)挠耙曌髌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