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溫故好時光 《八月》重現(xiàn)90年代生活故事
作為懷舊主題的影片,與院線青春片常有的相愛相殺不同。《八月》采用黑白攝影,將鏡頭對準上世紀90年代初期北方小城一個普通人家的生活。通過對生活瑣事的溫故,與時代意象的重現(xiàn),引發(fā)觀眾共鳴。電影中出現(xiàn)的老房子、老街道等場景,勾起人們回憶。導演張大磊曾在采訪中提到,為了還原90年代場景,尋遍內蒙古。“我在內蒙古就沒事出去拍,找遍了老建筑,直到開機,我才發(fā)現(xiàn)很多都拆掉了。拆房子,把之前經歷過的時間就抹掉了,這讓我特別覺得遺憾。我大爺正好有個老工廠,那里有套房空了,我去那一看,那里等于是被遺忘的一群人,他們院子還那個樣子,人的生活方式還保留著,所以挺幸運能拍到這些場景。“影片之所以能夠成為金馬最大贏家,緣于導演鬼魅的拍攝技巧使得《八月》的情緒得以傳遞。第53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許鞍華導演這樣評價《八月》:“雖然是在內蒙古拍攝的非常有本地特色的影片,但影片的情緒是可以傳遞的。我是香港人,也一樣很感動。張大磊的技巧蠻鬼魅的,本來應該很難“騙”到我這樣的導演,但他做到了。我還要再看這個片子,看他到底是怎么拍出來的。“金馬光環(huán)和眾多影評人的高度評價,使影片未映先火。
用影像致敬時代 老照片回憶殺掀懷舊熱潮
春節(jié)期間,電影《八月》發(fā)布的“老掛歷定檔海報”、“春節(jié)手繪海報”均帶有濃濃的時代氣息,內容形式符合影片的文藝氣質與故事情節(jié),充滿時代情懷?!栋嗽隆饭俜轿⒉┌l(fā)起的“老照片回憶殺”線上活動,得到網友響應,紛紛曬出家里的老照片,分享影像中的歲月故事,共譜懷舊熱潮。網友曬出的老照片,有童年記憶、家庭故事、老一代人的浪漫愛情,有像《八月》一樣的三口之家,也有那些年拍過的大頭貼和藝術照。都是個人記憶,也都是時代共鳴。正如網友@酴蘼不離對童年的解讀“記憶里的童年是一段永遠如炊煙般存在的時光,有煙火氣的溫度,有朦朧感的色彩。每每春節(jié)回家翻到舊時照片,恍然間都有種橫跨時空的錯覺,畫面里的好時光,記憶里的人們,好想認真和你們來一句問好。”與張大磊導演談《八月》的創(chuàng)作初衷,不謀而合。2008年的一個周日,張大磊去姥姥家吃飯,看見母親用小勺給老人喂飯,想起1994年的夏天,姥姥也同樣給太姥姥這樣喂飯,一時間回憶涌來,那一刻他好像真的聽到了1994年的音樂聲和那時經常會聽到的火車鳴笛聲從遠處傳來。記憶的感知,讓人們在春節(jié)的團圓時刻用影像追憶記憶中的美好時光;時代的感知,讓電影人用影像致敬充滿迷戀的閃光歲月。《八月》將記憶的靜與時代的動,不露痕跡地融為一體,如同家里的老照片,帶人直抵內心深處最珍貴的時光,上映前就引發(fā)了懷舊熱潮。在快節(jié)奏、高壓力的生活環(huán)境下,在商業(yè)大片林立的電影市場中,高品質劇情片《八月》無疑是春季檔的一股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