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公開轉讓說明書》,「iDaily·每日科技」 在2014年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276萬元,在2013/2014/ 2015連續(xù)三年盈利,同時 App 安裝用戶量保持加速增長,從2014年1月的3100萬 iOS 用戶,增長至2016年6月的5900萬 iOS 用戶。
「iDaily·每日科技」 在2012年12月獲得經緯創(chuàng)達500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天使輪估值5000萬人民幣; 2015年10月獲得灤海資本2100萬A輪融資, 估值3億人民幣。
「iDaily·每日科技」目前開發(fā)和運營了41款獨立 App,覆蓋包括金融、媒體、藝術、效率、工具、天氣、 社交等多個領域,其中雜志應用「iDaily·每日環(huán)球視野」 累計超過1200萬下載用戶,效率類應用「倒數(shù)日·Days Matter」累計超過1000萬用戶,金融類應用「 iMoney·全球匯率轉換」累計超過900萬用戶。
公司旗下有超過30款產品獲得蘋果 App Store 官方推薦,是全球獲得蘋果官方推薦 App 最多的公司之一,并在2015年1月以「iMuseum· 每日環(huán)球展覽」獲得蘋果應用商店年度最佳應用榮譽。
「iDaily·每日科技」 目前主要盈利來源為一線高端品牌的廣告合作,公司旗下的「 iDaily·每日環(huán)球視野」、「iMuseum· 每日環(huán)球展覽」、「每日腕表雜志·iDaily Watch」、「每日珠寶雜志·iDaily Jewelry」 等雜志應用因高質量的內容與精準的用戶群體而獲得品牌商的青睞, 廣告投放客戶包括愛馬仕、路易威登、卡地亞、蒂芙尼、寶格麗、 保時捷等高端品牌。
除廣告業(yè)務外,公司旗下41款 App 已構成強大的的移動端 App 矩陣平臺體系,將進一步拓展和實現(xiàn)社交產品、 增值服務等面向直接用戶的業(yè)務。
「iDaily·每日科技」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沈一鳴表示, 公司的核心遠景是「讓全世界所有人都使用我們的產品, 通過科技改進每個人的生活」。
采訪提問:莊明浩
Q:介紹一下「每日科技」吧,你們現(xiàn)在在做什么事情?
我們是一個專注在移動互聯(lián)網領域的科技公司, 成立于2011年9月,在過去5年中推出了41款 App,獲得過30次蘋果官方推薦, 并且拿到過一次年度最佳應用榮譽。很多人用過的 App 如「倒數(shù)日·Days Matter」、「iDaily·每日環(huán)球視野」、「 iMuseum·每日環(huán)球展覽」、「iMoney· 全球匯率轉換」、「MyWeather·我的天氣」 等都是我們的作品,你可以看到這張圖。 目前累積超過5900萬用戶,超過75%的中文 iOS 用戶都安裝過我們的 App。
Q:你們的團隊是如何構成的?有多少人?平均年齡多少歲? 分工是怎樣的?
我們目前團隊有30人,平均年齡大概26歲, 主要分為媒體內容和產品研發(fā)兩個部門。
Q:兩個創(chuàng)始人的角色和分工?
兩個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一個是85年的沈一鳴,帶領設計團隊、 編輯團隊和客戶團隊,基本上是項目總監(jiān)的角色, 構建整個團隊的項目規(guī)劃、產品設計和商業(yè)化; 另一個是90年的Sai,帶領技術團隊,讓所有 App 從設計變成現(xiàn)實。
Q:你們的團隊是如何創(chuàng)立的?
我和 Sai 從2007年就開始合作,到現(xiàn)在有近10年了。 最開始從一些簡單的線上雜志項目開始, 后來在2009年我看到移動端平臺隨著 iPhone 3GS 發(fā)布而趨于成熟,判斷移動 App 將進入一個爆發(fā)期,就做了一個叫做 iWeekly 的雜志應用,2011年8月我們被迫放棄最初的項目, 獨立帶領團隊創(chuàng)立了現(xiàn)在的「iDaily·每日科技」。
Q:公司發(fā)展中的重要階段?
2011年9月,我們成立 iDaily 的時候,移動互聯(lián)網正處于第一個高潮期,喬布斯生前最后一代 iPhone —— iPhone4s 在10月發(fā)布,隨后是第一代高清屏的 iPad 3,人們開始熟悉 Retina 這個詞,并很快享受到3G網絡的便捷。
我們在第一年就推出了12款 App, 基本上以每個月一個新項目的速度進入我們想要長遠布局的垂直應用 領域,并快速累積到超過1000萬用戶。2012年底, 我們決定開始進行商業(yè)化的布局,于是接受了經緯的天使投資, 停止了當時利潤不錯的的應用推廣業(yè)務, 開始為一年后的品牌廣告創(chuàng)造商業(yè)環(huán)境。
2013年底,我們實現(xiàn)了吸引一線品牌廣告投放的計劃, 并很快成長成為很多高端品牌首選的移動媒體平臺。 從2013年開始,除了工具類應用, 我們每年都會推出一個新的雜志 App,2013年是每日腕表雜志,2014年是 iMuseum·每日環(huán)球展覽,2015年是每日珠寶雜志。 每一個雜志 App 都很快成為這個領域的第一名,iMuseum 則獲得了2015年的年度最佳應用榮譽。
2015年是一個很特殊的階段,我們在這一年推出了「我的天氣· MyWeather」,這個 App 完全打破了傳統(tǒng)天氣應用的思路,兼顧審美性和實用性, 獲得了全球53個國家的推薦,并且成為最受歡迎的天氣 App, 這個項目幫助我們在產品和設計理念上產生了新的質的飛躍。
2015年11月,我們完成了A輪融資, 隨后開始申請進入新三板,由于我們連續(xù)三年都保持盈利, 所以整個過程非常順利,在2016年5月就拿到了掛牌函。
2016年6月,我們推出了第一個社區(qū)產品 iCity,開始進入社交領域,想要做一些沒有人做到過的事情, 這將是迄今最重要的一個階段。
Q:公司現(xiàn)在已經有41個App產品,這些產品有什么規(guī)劃?
我們每一個產品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定位和發(fā)展規(guī)劃,比如 MyBabay 是幫助新爸爸媽媽給孩子喂奶記錄體重的產品,iHour 是幫助個人成長的產品,iMuseum 是拓展人們審美視野的產品,這些產品最終都會逐步與我們的 iCity 社區(qū)相連,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Q:為什么要做這么多 App?為什么不只做一個領域?
從產品的角度來說, 我們認為提高團隊產品能力的最高效方式就是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產品, 每當我們創(chuàng)造新的產品的時候, 都需要站到這個產品的用戶角度來思考,進行角色扮演, 學習和體會如何能夠幫到人,如何能夠設計得更親切實用, 這能夠極速累積團隊的視野,拓展思路。
只做一個領域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這會極大限制視野, 一不小心就陷入「為了改變而改變」的惡性狀況, 我們已經看到過很多失敗例子。
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雖然做了很多不同的 App,我們其實做的都是一個領域——移動應用, 我們的不同產品之間構成了強大的連接,形成了平臺化的優(yōu)勢, 這是一條最困難的路線,但是一旦做成功了就會非常的穩(wěn)固。
Q:你們最大的優(yōu)勢是什么?最大的獨特性是什么?
我們的產品創(chuàng)造力是最大的優(yōu)勢,這也是我們的獨特性。
Q:你們覺得公司發(fā)展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團隊永遠是最重要的,公司存在的意義, 是讓每個團隊成員都能夠發(fā)揮出自己的才能, 創(chuàng)造最大的社會價值和自我認同。
Q:做事情的原則和底線?
我們的每個產品都希望能夠幫助到他人。
Q:你們的融資歷史和估值?為什么此前從未公布過融資信息?
我們在2012年12月獲得天使融資,估值5000萬, 2015年11月獲得A輪融資,估值3億。
我們并沒有覺得獲得融資是一件值得宣傳的事情, 每輪融資都意味著承擔更大的責任和義務,忙著去做事情還來不及, 也就不想去宣傳了。
Q:公司的收入和盈利狀況?
我們2014和2015年每年廣告收入都超過千萬, 在過去3年中都保持盈利狀態(tài),未來也會持續(xù)保持盈利。
Q:在公司發(fā)展過程中,最驕傲的事情是什么?有沒有后悔的事情?
關于驕傲。恩,我們做了很多第一個產品, 比如第一個支持3000px高清圖片的媒體應用, 第一個提醒媽媽喂奶的應用,第一個全球展覽應用, 第一個珠寶雜志應用,第一個倒數(shù)日應用... 我們所有產品都是從我們自己的構想而成的,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
除此之外,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我們從未進行過刷榜、 虛假評論這種行業(yè)內被視為「常規(guī)」的行為。 我們單純依靠創(chuàng)造好的產品和內容獲得了數(shù)千萬用戶, 并建立起自己的商業(yè)模式。
對于我個人來說,后悔的事情很多, 幾乎每天都在反省自己做的錯誤的事情和沒有達到預期的事情, 最后悔的事情莫過于因為各種自己的原因而傷害到他人的感受。
Q:你們感到最困難的事情是什么?
擺脫自身視野的限制是最困難的事情,也是最具挑戰(zhàn)性的事情。
Q:你們感到最開心的是什么時候?
創(chuàng)造出新產品的時候。
Q:對公司未來3年的展望?
我們在未來3年的產品規(guī)劃中還有10個非常重要的產品,iOS 端在3年內會穩(wěn)定超過1億用戶,Android 端雖然剛起步,也希望能夠達到1億用戶的水平。
Q:你們最大的目標是什么?
全球每個人都使用我們的產品。
「iDaily·每日科技」還在招募出色的成員, 你可以點擊原文鏈接查看招募啟事:http://clover.ly/entry/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