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項調查顯示,四成女性與婆婆關系緊張,在諸多事務上存在分歧,從服飾審美一直到家庭財務,最大分歧是如何撫養(yǎng)孩子。
多為孫子引發(fā)分歧
英國OnePoll市場調查公司就婆媳關系在線調查2000名成年女性。結果顯示,調查對象中,四成與婆婆關系“不安”,大約10%因與婆婆發(fā)生激烈爭執(zhí)而拒絕與對方說話。
調查發(fā)現(xiàn),如何撫養(yǎng)孩子是婆媳間最大的分歧。調查對象評選出婆婆20大“惡行”,其中多項與孩子有關,包括“第一大‘惡行’”對撫養(yǎng)孩子指手畫腳;“第四 大‘惡行’”質疑媳婦教養(yǎng)孩子的能力;“第五大‘惡行’”給孩子食用過多垃圾食品。以及“表現(xiàn)出好像特別清楚孩子的喜好”;“看護孩子時拒絕聽取媳婦的意 見”,因為“她自己也有過孩子”。
在接受調查的媳婦們看來,婆婆表現(xiàn)出“自己知道的東西最好”、婆婆說“在我們那個年代,我們這樣做……”相當令人討厭。
討厭婆婆管得太寬
調查結果還顯示,媳婦不喜歡婆婆插手小家庭的事務,包括干涉家庭財務問題、一進兒子家就開始整理房間、對媳婦說“你不年輕了,應該準備要孩子了”等。
媳婦討厭婆婆的言行,還包括不聽取建議;對兒子說“你看起來有些消瘦,吃得好嗎?”理所當然地把兒子的優(yōu)點歸功于自己;告訴媳婦“你該稍微減減肥”;批評媳婦的著裝等。
諸多分歧致使婆媳之間難免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殃及夾在中間的男性。作為兒子和兒媳的“另一半”,兒子左右為難,不得不發(fā)揮“橋梁”作用,耐著性子、開動腦筋緩解母親和妻子間的矛盾。
結果還顯示,調查對象中,大約40%因婆婆的言行與對方起爭執(zhí);大約10%稱,與婆婆吵架是家常便飯;41%曾因為婆婆的言行,要求丈夫與婆婆溝通。
有夫妻因婆婆離婚
調查對象中,大約五分之一因為不喜歡婆婆的言行而拒絕與對方說話;大約一半因為婆婆而與丈夫發(fā)生口角;四成坦承,婆婆令自己與丈夫關系緊張;極端個例中,婆婆成為夫妻分手的主要原因;另有15%稱,婆媳關系惡劣,致使自己與妻子“接近分手”。
英國《每日電訊報》13日援引OnePoll發(fā)言人的話報道:“婆婆有很多優(yōu)點,譬如時刻準備施予援手,幫助照看孩子,但婆婆們也清楚地知道如何點燃媳婦的怒氣?!?新華社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