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僅要了解孩子正常的大便性狀,對大便異常性狀更要了解,以便及時到醫(yī)院診治。異常的大便性狀主要有下列幾種:
1.大便如呈黃色黏液狀、膿血狀,多表示孩子患有腸道細菌感染或痢疾;如為稀水樣、蛋花樣,且有酸臭味,則以消化吸收不良或梅毒性腸炎的可能性大。
2.黑色便:又稱柏油樣便。若排除了前面所述的特殊食物或藥物的干擾,黑便通常意味著孩子有消化道出血現(xiàn)象,且多為上消化道出血,較常見的病有消化道潰瘍、息肉和鉤蟲病等。
3.果醬樣便或血水樣便:前者多發(fā)生于孩子患有腸套疊的情況下,后者以發(fā)生出血性腸炎的可能性大,孩子多伴有哭鬧、腹脹及吐瀉等情況。
4.正常大便表面附有鮮血:如此時大便較軟,排便時孩子安靜無痛苦,多見于直腸息肉;如大便干硬,排便時孩子較費力,且伴有肛周疼痛,則很可能是肛裂所致。
5.灰白色大便:又稱陶土樣便。多見于患有肝膽疾病的孩子,如嬰兒肝炎綜合征、膽道閉鎖等,且以小孩多見,孩子同時可伴黃疸、尿黃、腹脹和肝脾腫大等表現(xiàn)。
6.大便秘結(jié):指大便干硬,常呈顆粒狀,且隔時較久,排解困難。多因孩子偏食和排便無規(guī)律引起。
如果家長養(yǎng)成勤于觀察孩子大便的良好習(xí)慣,并熟悉上述關(guān)于孩子大便的正常和異常性狀,對了解孩子的健康狀況就會收到“一斑窺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