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變它偶不變,符號要看象限……”近日,包頭市第九中學高三某班的學生,用喊麥方式背數(shù)學公式紅爆網(wǎng)絡。數(shù)學老師稱,這是作業(yè),用喊麥方式記憶也能釋放壓力。
看了這個視頻,確實相當“魔性”,竟然不知不覺跟著喊起來了!用這種方式記憶,好玩又容易記。話說回來,我們回想起自己的學生生涯,難道就沒有那么一兩個非常奇葩但超級有效的記憶方法嗎?至少在我的求學生涯中,有位化學老師能用《忘情水》把化學元素周期表唱出來,以至于作為一個多年不學化學的文科生,我至今能背出半個周期表;還有一位英語老師,發(fā)明了一套順口溜,讓如何分清時態(tài)變位再也不是個“歷史難題”??傊?,這些“奇葩記憶法”別看它畫風有點清奇,效果還是不錯的。
對這樣一個意在搞笑的視頻,不必上綱上線。不用你提醒,拍視頻的學生一定都清楚,能靠“喊麥記憶法”記住的知識點畢竟只是個案中的個案。退一步說,哪怕是麥喊得再熟練,碰到做不來的數(shù)學題還是做不來。笑笑過去就行了,誰都不會真把它當成一種學習方法的。
對于高三學生來說,平時的學習壓力已經(jīng)夠大了。能通過喊麥來樂一樂、放松放松,也是一種挺好的調(diào)劑。在這里,尤其要給這位數(shù)學老師點個贊。多少高三老師恨不得把所有時間都拿來搞題海戰(zhàn)術,逼著學生“往死里學”。與之相比,這位老師敢給學生布置這樣的另類作業(yè),既有創(chuàng)意,也體現(xiàn)了教育者必不可少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