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導致代志國父母雙雙殘疾。在親朋鼓勵與支持下,代志國一邊照顧父母一邊努力學習,今年高考以理科481分的好成績被蘭州理工大學錄取。
“今后的路還很長,但我能從哥哥的眼神中看到他的堅毅和頑強,相信哥哥也一定能走出困境,創(chuàng)造未來美好的生活。”陽光小記者梁益華采訪后寫下這樣的感言。
代志國
車禍致父母雙雙殘疾
7月16日,蘭州晨報利群陽光助學直通車帶著陽光小記者采訪團來到了張掖市甘州區(qū)大滿鎮(zhèn)朝元村五社代志國家,聽他講述自己的故事。
代志國的父母在2012年農歷八月十四騎摩托車行駛時被一輛大貨車撞傷,父親顱內大量出血導致昏迷一周,母親右腿三處粉碎性骨折,由于事故責任全部在于父親的摩托車,所以所有的醫(yī)療費用只能自負,全家舉債11萬余元后再無力支付醫(yī)藥費,一個月之后,代志國的父母病未痊愈只得回家休養(yǎng)。看著躺在炕上的雙親,當時年僅14歲的代志國懵了,家里的農活不等人,他只得趁周末回家抓緊干農活。
“哥哥14歲就一個人在田里干活呀,他會干嗎?”陽光小記者們聽代志國的母親楊金鳳講述后,覺得不可思議。“不會干也沒辦法,代志國70多歲的爺爺在田間指導孫子干活。”“哦,哥哥你真厲害呀!”聽完楊金鳳的講述,小記者們對代志國贊嘆道。
陽光男孩困境中前行
陽光小記者梁益華:代志國哥哥在承受巨大悲痛和壓力的困境中,依然通過自己的努力,在今年高考中以481分的成績被蘭州理工大學錄取。記得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時候的確理解不了這句話的意思,直到今天我以小記者的身份采訪了哥哥之后,我終于能明白了。
陽光小記者劉卓涵:父親和母親雙雙致殘,欠下了許多債務,當時代志國在親戚的幫助下上到高中,今年的高考成績是481分,但已無力上大學。
采訪中代志國告訴記者,他至今仍有放棄上學的想法。“家里實在無力供我上學了。”代志國告訴記者,車禍發(fā)生后,頭部嚴重受傷的父親本應該更換顱骨,卻因無錢而耽擱至今,為了籌集今后上大學的費用,父親拖著殘疾的病體在市區(qū)一家建筑工地打零工,雖然工資很低,但父親仍堅持著。母親也由于腿骨骨折不能從事重體力活,只能在家休養(yǎng)。
聞聽此言,楊金鳳及在場的幾位小記者的父母輪番給代志國做工作——“大學一定要上,哪怕是貸款借款。”“我一定會堅持上完大學。”代志國最后也表態(tài),再苦再難也要上大學。
“我不想爸爸媽媽這么辛苦,所以我想把我能做的都做好。”采訪結束了,代志國的這句話令陽光小記者王海遠念念不忘。
文/圖 蘭州晨報記者 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