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在上海、蘇州舉行的中國國際技能大賽上,重慶集訓基地學員王芹獲美發(fā)項目組冠軍。“這次的好成績,為我們今年出征世界技能大賽樹了很大的信心。”集訓隊的教練聶鳳頗感欣慰。
其實,今年才24歲的重慶姑娘聶鳳比自己所帶的學員大不了多少。兩年前,她也是技能大賽賽場上的一名選手。2015年在巴西,聶鳳一舉奪得第四十三屆世界技能大賽美發(fā)設計行業(yè)冠軍,成為“世界第一剪”,不僅代表國家實現(xiàn)了該項大賽金牌零的突破,還成為亞洲參賽國家65年來第一個世界冠軍。2016年,聶鳳在重慶五一技師學院被破格評為副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總有些人覺得美發(fā)師就是洗剪吹,上技校只是因為高考成績差。”面對部分人的刻板印象,聶鳳選擇憑真本事證明自己,用實打實的成功,詮釋一名技校生、“工匠人”的完美“逆襲”。
處在十字路口的人生選擇
——“讀書當不上‘尖子’,學技術也能成第一”
“我做美發(fā)師純粹是出于興趣。”和很多小伙伴一樣,聶鳳從小也是個“電視迷”。“初中畢業(yè)時,我迷上了央視的一檔造型節(jié)目,每期必‘追’。節(jié)目里的發(fā)型師可以把頭發(fā)做得那么好看,實在太‘酷’了!”
就這樣,做美發(fā)師的想法在聶鳳的心里慢慢發(fā)了芽。“我中學學習成績一般,靠讀書確實很難超越別人、有所成就,想著能不能去學美發(fā)造型、另辟蹊徑。”可聶鳳一向父母透露這個想法,就遭到了反對。“就像不少人想的那樣,父母覺得學美發(fā)就是做洗頭小妹,哪有讀書有前途??晌矣凶约旱膱猿?。”提及往事,聶鳳的言語間依舊透著小小的倔強。最終,父母尊重了她的選擇。
一開始,聶鳳只能在理發(fā)店里做個普通的“洗頭妹”。“那時候每天要洗三四十個頭。”聶鳳回憶道,“雖然能打下一定的基本功,但還是覺得在普通的理發(fā)店里沒法學到我真正想學的東西。”此后,除了在店里洗頭,聶鳳每日又多了一項任務——四處搜羅重慶美發(fā)大師的信息。“就是靠著這個‘笨’辦法,才找到了我?guī)煾负蜗葷伞?rdquo;聶鳳笑道。
在美發(fā)界,何先澤可算得上是個“奇人”:2008年“全國技術能手”、2010年“中國美發(fā)大師”“重慶勞模”、全國首個拿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美發(fā)專家……同時,他還是重慶五一技師學院美發(fā)與形象設計專業(yè)的老師。聶鳳認定,“想學真本事就得跟著何先澤這樣的大師”,便直接跑到他的工作室要“拜師學藝”。望著眼前這個有些冒失又無比真誠的小姑娘,何先澤心生贊賞:“到我們學校踏踏實實從頭開始學美發(fā),如何?”“沒問題!”聶鳳的回答,甚是爽利。
重回校園的聶鳳,收起過去在學校里貪玩的毛病,全身心投入到造型美發(fā)的學習中。“這是我自己選的路,必須下苦力走好。”聶鳳說,為了盡快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上課,她還在老師的工作室里進行封閉訓練。“每天至少練習、操作12個小時,一年到頭基本上沒休息過。”
苦練出真功夫。很快,聶鳳就在何先澤眾弟子中脫穎而出,并入選國家隊備戰(zhàn)世界技能大賽。“讀書的時候沒當上‘尖子’,沒想到學技術的時候竟有機會成為第一。看來,這條路我還真是選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