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環(huán)境吸引不少“球迷”
桌式足球是一項風靡歐美的全民健身體育運動,它濃縮了足球的運動技巧。每個“球員”操控在玩家手里,通過腦、眼、手的配合,展現(xiàn)精彩的接球、停球、傳球、射門等進攻、防守技能。一張面積僅一平方米左右的桌子,卻容納了一支足球隊的所有角色,在涂浪看來,這項運動極好地考驗了學生的手腦結(jié)合的反應能力,確實是一門非常適合校園內(nèi)推廣的體育運動。
剛開始試點時,赤沙小學沒有專門的場地練習,只能在敞開的雨棚下放著四張球桌給孩子們練習。然而老師們卻發(fā)現(xiàn)這里地面坑坑洼洼,桌子放不穩(wěn),只能在底下墊些東西保持平衡。光線暗,夏天熱,冬天冷,下大雨的時候還會遭水浸……
然而,雖然條件艱苦,但并沒有打斷學生們的熱情。“我們現(xiàn)在有20個隊員,都是三年級到五年級的學生,平時他們的訓練都很認真。”涂浪說,平常的訓練時間是下午放學后4點訓練到5點半,可是練習完一個半小時,球隊的很多孩子依然舍不得回家,會留下來繼續(xù)練。
在20個隊員中,就有8個來自五年級一班,其中陳堯、張潔怡、徐宇熙、謝濠杰等都來自這個班。其中陳堯、張潔怡、徐宇熙包攬了第三屆精銳?全國桌式足球青少年挑戰(zhàn)賽寒假選拔賽廣州和全國的冠亞季軍。“其實最厲害的還不是他們,應該是謝濠杰。”涂浪說,謝濠杰是赤沙小學桌式足球隊的隊長,但那次比賽因為有事未能參加。
雖然成績突出,但這些學生學習桌式足球的時間并不長,都是從四年級開始學習,截至目前也僅學習了一年。“我接手后就制定了規(guī)劃,每年都會從三四年級的學生中招些新隊員,形成梯隊配置,進行系統(tǒng)、有針對性的訓練。”涂浪說。
桌式足球隊的孩子們學習非常刻苦。“比如說徐宇熙,他家住天河,賽前集訓的那段時間,他每天早上都是5點多起床坐車到學校,晚上練到7點多才回家。”五年級一班班主任盧嘉寧告訴記者,“盡管訓練強度這么大,孩子的功課也沒有落下過,甚至成績還有所提高。”孩子的變化讓盧嘉寧非常驚喜,“他們真的是把體育堅持的精神也轉(zhuǎn)到了學習和生活上。在興趣的引導下刻苦訓練,他們的很多品質(zhì)慢慢被激發(fā)出來,像堅持、專注、毅力、互助、團結(jié)等,雖然不是一下子感受到變化,但確實看到他們在慢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