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壇成重災(zāi)區(qū),撿到的1500個煙蒂中中檔煙占一半
張能慶說撿的煙蒂多了,他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有意思的現(xiàn)象。“可能有些人知道公共場合不能隨地亂扔煙蒂,所以就扔在很難被人發(fā)現(xiàn)的花壇里。但其實,通常這些花壇外30米左右的地方,幾乎就有垃圾桶,可是垃圾桶上的煙灰缸里,可能是環(huán)衛(wèi)工人收拾得勤快,煙蒂只有幾個。”
“而上周末,我還做了個小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撿到的1500多個煙蒂里,50元以上的煙占10%,20-49元的占50%,10-19元占25%,10元以下占10%,無法識別5%。”張能慶說看來亂扔煙蒂的行為,可能與個人經(jīng)濟能力無關(guān),而是個人素質(zhì)問題。
“我希望能通過我們的這種公益行動,喚起這些煙民的重視。”張能慶說,這次他和檢煙蒂“杠上”,還因為:一冬天到了,煙蒂扔到花壇里,萬一不小心燃著了里面的落葉怎么辦,二是他了解到煙蒂自然降解是很困難的,將其丟在花壇就是污染環(huán)境。
更重要的是,“我們能撿到這么多的煙蒂,也說明有些煙民在公共場合有吸煙行為。像這次,我撿煙蒂的區(qū)域,靠近西湖和吳山廣場這樣的旅游區(qū),人流量平時都不小。這些煙民在密集的人群中這樣吸煙,讓其他人也被動吸上二手煙、三手煙,是不是也不太公平。”張能慶說。
大多數(shù)人支持公共場所禁煙,老煙槍希望有抽煙室
煙民和被動吸煙者之間,存在永遠無法調(diào)和的矛盾。
一提起公共場合抽煙這件事,很多人都皺起了眉,有的還開啟吐槽模式。市民周小姐是個孕婦,“我現(xiàn)在都很害怕出門,就因為出門總能遇到抽煙的人,尤其是有些餐館里,沒有無煙區(qū),碰到抽煙的人可能性就更多了。”
而市民朱女士則稱自己最害怕在等車的時候,遇見煙民。“我在公交車站碰過好幾次了,等車的時候抽煙,上車的時候猛地吸幾口,然后就和我們擠公交了,那個煙頭就隨便扔的,上車要是在這些人身邊,我肯定是要暈車的。”
不過,市民朱先生提到抽煙,卻是有些無奈。“我是抽了20多年的老煙民了,你要我戒,我肯定是戒不掉的,回家抽老婆要說的,在單位辦公室抽,同事要說的,我只能到街上抽了,這煙癮犯的時候,確實很難受的。”在采訪時,還有位抽煙人士反問錢報記者,“哪兒都不讓抽,還能去哪兒抽呢?誰給我們弄個吸煙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