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動機
進入暑期以來,面向孩子的旅游市場日趨火熱,其中,海外游學項目尤為惹眼。價格不菲的海外游學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緣何越來越受追捧?誰在操作這些海外游學項目?海外游學過程中,孩子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安全如何保障?圍繞這些問題,《法制日報》記者展開了調查。
最近兩周,在北京市一家金融投資公司工作的張融頗為糾結。
兩周前,正在上小學四年級的兒子張念奕拿回來一張海外游學報名表。“我當時就覺得,這下給我們出個小難題:去不去呢?”張融對《法制日報》記者回憶說,“我妻子擔心孩子太小,不放心他一個人出國。再說,活動的區(qū)域在美國舊金山到洛杉磯一帶,而且在兩周的日程里,學習時間是5天,其余時間則是四處游玩,也沒什么意思。”
鑒于孩子年齡太小,張融夫婦最后決定不給孩子報名,“以后有錢有時間,一家人自助游也行啊”。
不過,隨著暑期來臨,看著周圍家庭的孩子一個個蓄勢待發(fā),“連剛上幼兒園的孩子都出國游學了,我有點擔心之前的決定會不會把孩子給‘耽誤’了。”張融說。
7月以來,出境游學熱再度興起。隨著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教育理念的改變以及國內相關政策紅利助推,海外游學市場呈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尤其是一些低齡孩子也加入其中。然而,《法制日報》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海外游學市場火熱背后仍存諸多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