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精品課)臨近,在這段時間應該怎樣做才能最大程度調整到自己的最佳狀態(tài),輕松應考呢?記者昨日采訪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西安第十中學教師謝婷,她從生活規(guī)律、課本復習、考前細節(jié)等多方面給考生提出建議。
調整生物鐘與考試時間同步
謝婷說,這段時間首先要調整生活作息規(guī)律,使自己的生物鐘與中高考的考試時間同步。中高考的時間一般都從早上9點開始,因此,晚上盡量在10點前入睡,保證充足的睡眠。早起適量活動后,壓力激素也達到峰值,這會提升人體血糖水平,讓人充滿活力,思維敏捷,反應迅速,有利于達到考生理想的做題狀態(tài)。
另外,這段時間應避免再大量做題,更不能沉迷于難題當中。謝婷說,很多考生在考前都有“臨時抱佛腳”的想法,因此會在考前十幾天爭分奪秒地突擊,大量刷題,殊不知,每天的精力時間都是有限的,硬性強迫自己突破以往的習慣去做一件事情,不但身體會因為吃不消而垮掉,如果遇到的大部分都是并不熟悉的難題,對自己的心理打擊也會使情緒一落千丈。
放松心情做好考前細節(jié)準備
“細節(jié)決定成敗”,考試前對于考場的地理位置、交通路線、所在學校的樓層、教室里的座位號、考場的洗手間等,都要熟悉。謝婷建議,考試前一晚要羅列好所有考試用品清單,一一對照放在透明文具袋里。“這些看似很小的細節(jié),其實都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對考生的心理、情緒產生較大的影響。很多考生在臨考前不重視這些問題,去考試的時候出現路不對、車坐錯了、考場樓層走錯了、座位號看錯了、考試用具沒有帶齊等問題,這時候考生就慌張,從而影響正常發(fā)揮。”謝婷說。
先易后難先熟后生先高后低
謝婷告訴記者,“先三后三”是指考生在作答的時候先易后難、先熟后生、先高后低,做答力求做完一題就拿到該題應得的分數,一次成功,排除望而生畏的心理。她說,從簡單熟悉的問題入手做,容易成功,會產生愉快感,增加考生自信心,從而刺激思維更活躍,反應更快,知識的再現更清晰,接下來的題做起來也更輕松。
積極采用“精神放松法”
考試過程中,考生遇到幾個不確定或不會的問題在所難免;這時候可能會緊張、害怕。謝婷說,這種情況下考生可以采用精神放松法、自我暗示法、轉移刺激法等進行緩解??忌梢詴和4鹁?,平靜心態(tài),雙目微閉,兩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慢慢吸氣,緩緩吐出,并在心里想“這道題我是學過的,我會做”,然后試著回憶老師上課的情形、回憶與同學的討論、回憶自己的筆記,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