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晚,海南三亞,夜風溫潤,第三屆馬云鄉(xiāng)村教師獎頒獎典禮在這里舉行,100名鄉(xiāng)村教師獲此殊榮——他們除了可以得到每人10萬元的現(xiàn)金資助,還有3年的專業(yè)技能培訓。這其中,就包括來自福建龍巖市武平縣的兩位鄉(xiāng)村教師,分別是象洞中心學校的謝蘭珍老師和桃溪中學的梁文鋒老師。
我們來認識一下來自這兩位老師——
【謝蘭珍】
謝蘭珍是武平縣象洞中心學校的一名教師,也是學校副校長。自小懷惴教師夢想的他,于1996年從長汀師范學校畢業(yè),帶著理想與激情,放棄優(yōu)秀畢業(yè)生留城的機會,回到家鄉(xiāng)任教至今。期間,他也曾被上級組織動員到外地提拔任用,也曾再次獲得過進城任教的機會,但始終選擇了留守。
謝蘭珍說,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一直是他的追求。這些年,在堅守鄉(xiāng)村教師崗位的同時,他總是在學習:參加過??票究频淖詫W考試、閱讀教育教學理論著作、自修多媒體教學技術、參加網(wǎng)絡學習與研討。
謝蘭珍坦言,學習的過程,收獲更多的卻是困惑,困惑于教學對教育的背離,困惑于應試對成長的壓抑。于是,身為數(shù)學教師的他將突破選在了閱讀。通過組建班級讀書會,打造班級圖書角,開展晨誦午讀、課堂導讀、全班共讀、書信交友、讀書益人等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帶領孩子們在書海中遨游。自此,他開始了數(shù)學老師與閱讀老師的角色融合。
“為了提升自己的閱讀技能,我自己也和孩子們一起讀兒童文學、讀兒童繪本、讀科普圖書,還兼讀一些閱讀指導類圖書。我還參加了中國兒童閱讀論壇、閱讀領航員等培訓及其它一些閱讀指導的網(wǎng)絡研討。”
謝蘭珍老師和學生在一起
因緣于閱讀,謝蘭珍與杭州且力公益助學小組一起探索孤苦兒童的幫扶新模式。作為資助者與受助人的聯(lián)接者,他積極指導孩子使用資助資金,協(xié)助孩子與資助人溝通聯(lián)系,跟蹤受助孩子的學習生活,及時為資助者反饋情況并提供資助建議。通過這樣的聯(lián)接,使資助模式由單一的資金支持擴展為資金、情感的全面支持,資助人和孩子間建立起親密的家庭伙伴式關系。
隨著閱讀活動的深入,謝蘭珍也逐漸開始了從閱讀老師到閱讀志愿者的延伸。作為志愿者,他先后幫助8所學校建起了班級圖書角。作為一名擔當者行動閱讀公益講師,多次在本校、鄰鎮(zhèn)、鄰縣開展閱讀專題講座,還承擔了《好玩的科學(五年級)》的原始編創(chuàng) 與二次修訂工作,現(xiàn)該課程正在一些實驗班級推廣試用。
謝蘭珍說,留守鄉(xiāng)村的21年,是他視野不斷開闊,角色身份不斷延伸的過程,也是不斷成長的過程。“我越來越認識到,不僅要承擔教師之責,更應擔當社會公民之責。正如擔當者行動創(chuàng)始人張同慶老師所說:‘社會上抱怨?jié)M天飛,所有的目指向外界的環(huán)境,學校怎么不好,家長怎不好,政府有什么問題等等。沒有一條指責,是指向自己的內心......我們可以從我們自己開始,從一點一滴做起,改變這個世界,從擔當責任開始!’這就是我堅持的意義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