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機構和幼兒園的區(qū)別
幼兒園是現在的孩子都要去的地方,它已不再陌生和稀少。早教機構開展親子教育是對于幼兒園辦園理念與形式的一次創(chuàng)新,是與一般意義上的幼兒園教育不同的。二者的主要區(qū)別如下:
第一,教育理念不同。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是幼兒園教育的最終目標,老師圍繞此目標開展德、智、體、美教學。所以,幼兒園老師需要關注幼兒身體、心理、行為各方面的表現,例如身體會不會不舒服、動作是否協調、有沒有不良習慣等細微的問題。國外研究表明大腦在人出生后的幾個月或幾年的時間內會隨著人的經歷和外界刺激,繼續(xù)發(fā)育。早教機構比較普遍的教學理念是立足于寶寶一生發(fā)展的教育,也就是在0~3歲大腦發(fā)展的敏感期,通過各種訓練促進寶寶各方面的發(fā)展,為其一生打基礎??梢?,早教中心所起到的作用是在孩子未有形成一定的思維模式和環(huán)境的影響下,對其進行模式鈣化教育。而幼兒園則是對鈣化教育所出的結果進行一定的糾正還有繼續(xù)深入的學習。
第二,教學活動的方式不同。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主要是教師面向幼兒,以教師講解、幼兒學習為主要形式。而早教機構是一種特殊的、專業(yè)化程度很高的新型教育模式,通過父母與寶寶在老師指導下一起游戲的方式,引導父母學會在游戲中觀察兒童、了解兒童,進而掌握一套科學的游戲方式,并通過這些游戲方法對兒童的發(fā)展進行干預。作為一種新型的、科學的教育模式,早教機構更強調父母與孩子在情感溝通的基礎上實現雙方互動,這不但能促進嬰幼兒從小形成健康的人格,也能促使父母自身素質得到不斷提高和完善。
第三,對家長的影響不同。幼兒園是針對3~6歲幼兒實施教育,早教機構的教育對象則是0~6歲嬰幼兒及其父母?,F在父母的教育方法大多都是繼承上一輩,即使想用先進理念,但是也沒有成功經驗,早教班就成為一些年輕家長們的取經之地。不少上過早教的家長都有這種體會,孩子上早教不一定具體學到什么,反而是自己通過參加活動、跟老師交流,學到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經驗。而通過和孩子共同上早教班,許多家長也發(fā)現了孩子的一些特性,注意到以前沒有留意的地方,在老師的指導下能更有針對性的啟發(fā)孩子智力,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和才藝。但是幼兒園則是單純地教育孩子的地方,為生活和工作奔波的年輕家長們把它當作了兒童寄存處,早上放進去,晚上取出來,跟老師的交流很有限,也沒有與孩子在幼兒園里共同體驗、做游戲的機會,家長從幼兒園里學到的教子經,一般都是通過小孩子的經歷和感受間接體驗的。
第四,教學活動的時間不同。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時間是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以一個學期為一時段,每周一至周五在園。而早教機構的教學活動時間以3個月或更短時間為一時段,家長可帶孩子定期參加早教機構組織的集體游戲活動。每次活動時間為1個小時或2個小時,活動結束后就可離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