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與人合伙坑爹 事后賴賬遭設(shè)套逼還錢險釀綁架案
海都網(wǎng)-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訊 前晚,鯉城刑偵七中隊接到許先生報警,許先生說,父親許某輝被綁架在鯉城某酒店,對方要1.7萬元才放人。
刑警們立即著手解救“人質(zhì)”。前晚11時許,50歲的包工頭許某輝被找到。
刑警一審查,三名“綁匪”很無辜,“匪首”唐某坦白:他和許某輝約好騙得1.7萬元,沒想到,許某輝反水不給錢。而他們騙的,正是唐某的岳父。
【第一季】女婿想坑爹 反被同伙坑
唐某是泉州人。去年底,唐某的岳父在市區(qū)有一處房子翻新,請他去監(jiān)工。
雖然工作并不苦,但唐某覺得岳父太摳,工錢太少,不夠日常開銷。礙于岳父面子,唐某沒有當(dāng)面提,心里卻一直琢磨著,怎樣搞點錢。
想來想去,唐某想到一妙計——讓施工隊的包工頭許某輝提高預(yù)算,騙過岳父后,多出的錢就平分。
許某輝,50歲,曾在一家建設(shè)公司工作,現(xiàn)自組工程隊,承建私人工程,包工程完全靠個人信譽,工程預(yù)算多少,一般也沒有合同約束。許某輝一聽,這也能賺錢,爽快地答應(yīng)了。
唐某自以為得計,殊不知,許某輝心里還打著另一個小算盤。
幾個月后,工程完工,唐某找許某輝分錢。不料,許某輝以款還沒到賬為由拒絕。不久,合謀坑的1.7萬元錢到賬,許某輝卻玩起“躲貓貓”,連電話也不接。
唐某這才知道,自己也被算了。
【第二季】設(shè)套逼還錢險釀綁架案
自己設(shè)的計,好處卻讓別人拿走,唐某越想越生氣,決定用點“手段”。
前天中午,唐某叫來兩個朋友。其中一人給許某輝打電話,謊稱有個項目找他。許某輝原本在惠安一處工地,也沒察覺,徑直到了江南火炬工業(yè)區(qū),隨后被帶到一出租房內(nèi)。
進了租房,許某輝才發(fā)現(xiàn):真正要找他的人,是唐某,自己進了圈套。此時,許某輝答應(yīng)按說好的平分,給唐某8500元。可唐某大口一開:1.7萬元得全歸他。見形勢不利,許某輝寫下欠條。
隨后,為逃脫控制,許某輝借口要找朋友借錢還唐某,跟著唐某等到處轉(zhuǎn),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也沒借到錢;唐某等人無奈,最后逼許某輝打電話給兒子,叫其拿1.7萬元來,約好晚上11點在酒店見面。
沒想到,許某輝的兒子事先就知道父親和唐某這檔事,報了警。
警方最終發(fā)現(xiàn),這本由經(jīng)濟糾紛引起的,其間未產(chǎn)生暴力、關(guān)押等,不構(gòu)成綁架或非法拘禁,對唐某三人進行了批評。
□快刀短評
四次反水無一誠信
N環(huán)竹
這一出,真是計中有計,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堪比熱播的后宮劇《宮心計》。
其中有各種算計和四次反水。首先,女婿和包工頭一起反水,合謀賺錢;接著,包工頭也反水不給錢;再接著,女婿設(shè)計騙到人,逼其寫下欠條;最后,沒料到包工頭的兒子又反了水。
我們無從揣度包工頭為何不愿平分錢,因為看在錢的份上,這既公平又合理。但另一方面,一個人既然能拿親情和信任來交易,他還有交易籌碼么?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己要誠信”。這個故事,就是莎士比亞這句話很好的注腳。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面臨在金錢和誠信間的選擇。如果心中的天平,缺失誠實這個沉甸甸的籌碼,反復(fù)算計,不知多費多少心機,損失多少腦細(xì)胞,也未必能如愿,更別說心中坦坦蕩蕩!
幸好,這出劇的最后一次反水是報警,雙方還沒鬧出事就被警方查到。否則,釀成案子,或不免牢獄之災(zāi)。
生活不需如此多算計,如果要計算,也得誠實著來??档碌囊痪湓捯谎灾械模赫\實比一切智謀更好,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能給你贏來更多好處。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