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學生和德國學生做花燈 缺誰都做不出
德國學生說,我做的花燈漂亮不
海都網(wǎng)—海峽都市報訊 經(jīng)過寫毛筆字、包餃子的考驗后,前天,參加國際青少年夏令營的德國學生們玩起木偶和花燈,與閩南民俗文化第一次親密接觸。
當天,在豐澤錦繡莊民俗藝術(shù)園,學生們親眼目睹了工人手工刺繡的全過程。這邊,五色的線在縫紉機針頭的帶動下,在布面上來回穿梭,不久就織成一片片圖案;那邊,工人們手持刺繡針,一邊往畫好的圖形區(qū)域內(nèi)填上棉花,一邊熟練地穿針引線,就繡出立體的金龍和舞獅??吹脿I員們目瞪口呆。
“‘袋’字在中文里和‘世代’的‘代’諧音,這是祈福后代平安如意?!比萜咧械睦蠋熡糜⑽南蛩麄兘榻B香包上“袋袋平安”四個字的意思。
來到一排唐裝面前,德國學生們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爭先恐后地試穿起來。男生穿起對襟外套,戴上圓頂小帽,對大家作了個揖,甚至還拿來一把小花扇擺出各種造型,引得營員們一陣尖叫;女生也不甘示弱,套上鮮艷紅火的斜開襟式小外套,分外美麗。領(lǐng)隊Marc試穿后就不想脫下來了:“我要買回去,很有紀念意義?!?/P>
更讓營員們流連忘返的是提線木偶表演。老師介紹,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這種木偶戲是流行于閩南的古老珍稀戲種,曾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大放異彩。表演師傅,和著戲曲音樂,提著木偶出場,用靈巧的手指帶動懸絲,讓木偶做出各種姿勢。這看得德國學生們十分詫異和欽佩。
接下來,是花燈DIY活動。泉州花燈是一朵燦爛奇葩,今年泉州豐澤區(qū)元宵花燈展正是在錦繡莊民俗藝術(shù)園展出的。大家拿到的花燈分兩種,一種是用剪紙做成的兔子花燈,除了要順著剪外,還有從中間“挖”洞這樣的步驟,一不小心就可能把整張紙弄破,難度不小;而另外一種是用圖釘扎出小孔的走馬燈,需要扎幾百甚至上千個小孔,沒有耐心可完不成。
最有趣的是,現(xiàn)場制作花燈?;糁挥兄形恼f明書,沒想到,在場的中國學生雖然看得懂說明,但動起手來也是難度不小,而德國學生則更是蒙了,多數(shù)舉著剪刀發(fā)愁。但面對艱巨任務,大家還是很快相互配合起來,成功做出花燈。這次活動,讓德國營員們體驗了閩南的非遺工藝,也讓中德學生結(jié)下了更為深厚的友誼。(本報記者 葉碧玉 實習生 吳蘊琦 通訊員 蘇超群 盧向明 文/圖)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